cover2.jpg
台灣早年水運發達,舟楫往來,碼頭邊上人群匯聚。攤商小販,便沿著河岸擺攤做生意,形成市集。現在都會區裡頭,雖然已經看不見河流,但只要找到傳統市場,過去多半有一條水圳,或者溪河流過。

士林夜市當然也不例外。

接續上一篇,福德洋圳從士林官邸流出,越過中山北路五段,經過文林路,我們走進士林地區最繁華的商圈「士林夜市」。

早市剛收攤、夜市還沒開始,少數正午開始營業的熱食攤,正忙著切料、起爐灶,準備一天的奮戰。
文林路上,從前銘傳學生看電影的老戲院「陽明戲院」,在年初拆掉了,要改建大樓。四五年級生的士林記憶,又少了一處。

251408668_4776819352337071_8320007214692049639_n.jpg
以前搭公車到士林玩,下車後都是走這一條巷子到夜市
255061171_4776820675670272_5761179897788943815_n.jpg
全螢幕擷取 20211115 上午 103717_.jpg
▲已拆除的陽明戲院與文林路101巷(圖片取自google map/拍攝日期2019年8月)

陽明戲院、文林路101巷巷口的豪大雞排、金桔檸檬,是學生們的最愛;再走進去一些,還有香噴噴,讓人口水直流的排隊美食-大腸包小腸。

但你知道嗎?這條人來人往的美食街,文林路101巷,其實原本是福德洋圳的舊水路,繼續走到底,市場後方的基河路,是早年的基隆河。廢河道的上方還橫著一座「士林吊橋」呢!

為了防治基隆河水患,並讓土地有效利用,1979年政府展開基隆河截彎取直工程,完工後的基隆河舊河道,成為今日的基河路。1939年竣工的士林吊橋,也在1985年拆除。

254729371_4776826469003026_49617755241027589_n.jpg
看到這張老照片,有沒有覺得吊橋好像有一點點眼熟呢?

1997年通車的台北捷運「劍潭站」的外觀,其實就是以士林吊橋的造型為藍本來設計的!

198300814士林吊橋與紙廠.jpg
▲畫面裡可以看到士林吊橋與士林紙廠。(圖片來源:張哲生臉書,翻攝於士林公民會館,原始照片為林錦祥拍攝)

252319566_4776821439003529_7711472149820856884_n.jpg
▌郭家古厝‧外科醫師郭琇琮
在繁華的士林夜市後方小巷內,矗立著一棟三層樓高的老屋,現為泰式料理餐廳。

這棟老屋建於一百多年前,是當時士林望族郭家的祖厝,也是台大醫院外科醫師、社會運動者、白色恐怖受難者郭琇琮成長的地方。

252319570_4776825629003110_1205253208744648654_n.jpg

252082731_4776829832336023_8955541166037354742_n.jpg
郭琇琮是誰呢?出身富裕家庭,自小接受菁英教育,青年才俊的醫師,為何要選擇走上抗爭的不歸路?

郭琇琮的父親郭坤木,善於經商理財,曾任彰化銀行板橋分行行長,在地方上很有聲望。郭琇琮從小生長在富裕家庭,自小就被送往貴族學校樺山小學就讀。畢業後考入臺北一中(現為建國中學),1941年考取臺北帝大(今臺灣大學)醫學部。

看似人生勝利組的郭琇琮,其實內心並不快樂。他在求學時代,就對日本的殖民統治不滿,反對皇民化,滿腦子抗日思想,還加入抗日組織。1944年,因被學生間諜密報參加反日組織,遭到逮捕,判刑五年。幸而1945年8月日本戰敗而獲釋,繼續完成學業。

畢業後擔任臺大醫院外科醫師、北市衛生局防疫科長,並組織防疫工作隊,巡迴台灣鄉鎮,對抗天花、霍亂、鼠疫等各種疫病。儘管出身仕紳階級,但沒有一絲傲慢,他關懷弱勢,到妓院幫助染梅毒的女性,追求社會平等、公平正義,竭心盡力幫助窮困的人。

雖然曾經被捕入獄,但郭琇琮並沒有「學乖」,歷經政權的轉變,郭琇琮看到國民政府的腐敗,也更堅定了反抗路線。

二二八事件後,更以「上醫醫國」的情懷,確信只有改變,才能拯救臺灣,因而加入紅軍(共產黨),成為國民黨眼中的「匪諜」。後來因「光明報」事件,1950年遭當局逮捕,同年11月28日,被送上馬場町刑場槍決。當時年僅33歲。

槍決之前,郭琇琮將一張字條遞給妻子:「請交待爸爸媽媽將我的屍身用火燒了,將骨灰撒在這片我所熱愛的土地上,也許可以對人們種空心菜有些幫助呢!請勇敢地生活下去。」

254677611_4776823582336648_5583576877308102573_n.jpg

鴨子老師說,今年初應「舒喜巷」之邀來訪,餐廳老闆特地炒了一盤空心菜,讓大家嚐嚐。吃著這一盤"辛酸味"很重的炒空心菜,眼淚都快掉下來。

這棟位在士林區大東路54號,台大醫師郭琇琮故居,除了有其歷史意義外,建築本身也相當有特色,外觀看似不大,但卻是一棟三進的長屋,還有後院;外觀兼容台灣、日本及歐式風格設計,內部亦保留日治時期馬賽克與磨石子地坪等,且與士林街廓形塑息息相關,2021年10月獲指定為市定古蹟。

期盼整修後,讓更多人知道這位懷抱理想,熱愛台灣的郭醫師的故事。


254012900_4776827455669594_2068576732603169024_n.jpg
▲西式羅馬柱,柱體外以洗石子處理。

81.jpg
▲建物內部照片(圖片來源:文化局)

80.jpg
▲建物內部照片(圖片來源:文化局)
58375004_2384391824918211_5667826490922762240_n.jpg
▲建築內部照片(圖片來源:食尚曼谷官方臉書)

▌士林公民會館‧德福診所
來到小北街與大東路口的圓環,兩棟日治時期的建築,讓人眼睛一亮。一棟是「士林公民會館」,另一棟辰野風的紅磚洋樓,則是「德福診所」。

士林公民會館約建於1920年,原本是臺北州士林街役場,是典型大正時期地方行政機關的建築樣式。外觀經過拉皮,雖然折損了原始風貌,但起碼留住了地方的歷史脈絡;反觀新莊老街上,重要文化資產「新庄郡役所」,就被文化局草率判定沒有價值,而慘遭拆除,讓人不勝唏噓。

250716592_4776830362335970_1848805475632749767_n.jpg

250716188_4776830159002657_4090816481402921250_n.jpg

251559433_4776822119003461_6426356451682498286_n.jpg
另外一棟紅磚洋樓,是日本大正時期所興建,樓高三層,第四層的山牆後方則是鐵皮加蓋。

根據史料調查,該地地主原本是芝山巖曹家,大正14年(1925年)5月6日菁礐庄「何軟來」經買賣取得產權,並於持有期間興建此洋樓。昭和15年(1940年)8月26日產權移轉給「何福安」,現在則做為「德福診所」。


這棟融合了巴洛克與日本大正風格的建築,主體採用日本TR磚,搭配石材與灰泥,正面有花草卷紋精雕細琢的山牆、大正時期特色的方窗,與勳章飾帶相互輝映,美輪美奐,華麗程度不輸大稻埕的豪門大院,連老師們都看得目不轉睛。

此外,洋樓的尾端,其實藏了一條摸乳巷,走進去是暗不見天,但卻可通連後巷街坊,絕對是小孩們玩官兵捉強盜的好地方,十分有趣。也感恩當天除了鴨子老師之外,還有另一位士林的地頭蛇大哥帶路,才能帶大家一探這些遊客所不知的秘徑巷弄!
252455405_4776778509007822_5352550417850660730_n.jpg

254548984_4776829689002704_663299050074640484_n.jpg

252658687_4776827969002876_6368834603998576728_n.jpg
 

254695541_4776828509002822_2047462186029590682_n.jpg
255856237_4776821612336845_1680716980641288084_n.jpg
小北街22巷是一條暗不見天的「摸乳巷」
251777437_4776822959003377_4275709637117151261_n.jpg

 

254085431_4776826065669733_3491910003706156758_n.jpg
蜿蜒的後巷小徑,是玩官兵捉強盜的好地方!
252165768_4776822469003426_4888851575376378662_n.jpg
▌士林媽祖廟 見證古今興衰

士林可分為「新街」與「舊街」,現在大家所熟知的觀光夜市是新街,舊街在郭元益總部、以及曾因都更案喧騰一時的文林院一帶。
但是舊街到底是如何沒落,新街是如何崛起的呢?這與漳泉械鬥有關。


士林原本是平埔族毛少翁社的生活區域,距今約300年前,漳州人從基隆河上岸,到士林開墾,建立市街,稱之為「八芝蘭」,街道就叫「芝蘭街」。當時士林舊市是北台灣貨物集散地,人們將會把農作物或海魚,從金包里、滬尾、雞籠、桃園等地運來此販售。

正當芝蘭街蓬勃發展時,咸豐九年(1859)發生了一場漳州人與泉州人的械鬥,原本只是村莊等級的糾紛,但因為漳泉兩地人民,長期以來就互看不順眼,於是雙方都烙人來加入戰局,結果越演越烈,演變成大型械鬥。甚至放火燒了士林的街道與民宅。

漳州人因為人數比較少,節節敗退,一直退到芝山岩的防禦塔,雙方打得你死我活。

械鬥結束後,雖然雙方暫時和解,但原本繁華的芝蘭街已經成為廢墟。現在芝山岩上的隘門和同歸所,就是漳泉械鬥所留流下的歷史痕跡。

街道家園全毀了,該怎麼辦呢?在地方仕紳潘永清、潘盛清的號召下,以及板橋林家的資助,大家遷徙到舊基隆河畔,士林夜市一帶,重建家園成為【新街】,而原本的芝蘭街則稱【舊街】。

243542820_4776823239003349_8120517786163619367_n.jpg
位在新街士林夜市中央的「慈諴宮」,原稱士林天后宮,初建於嘉慶元年 (1796),原本廟址位於今日的天母美國學校附近,也就是士林「舊街」內。

咸豐九年(1859),發生漳泉械鬥,天后宮也難以倖免地毀於大火。

同治三年 (1864),在士紳潘永清、潘盛清的倡議下,遷建到「新街」現址。光緒元年(1875) 開始重建,光緒六年 (1880) 完工。從此,士林新街就以慈諴宮為中心,發展成繁華的市街。

慈諴宮周圍的路名,相當簡單明瞭,棋盤狀的街廓,由內而外,井然有序:

大東路、大南路、大西路、大北路
小東街、小南街、小西街、小北街

早期鄉民集中在慈諴宮前面廣場做生意,後來攤子越來越多,一路擺到基隆河,從此之後,新街便取代舊街,變得熱鬧起來,也慢慢成為士林人熟悉的士林市場。

255583326_4776827079002965_7119237932992838729_n.jpg
▲慈諴宮前方,有三座戲台,以及犒軍的糧草。

▌士林潘宅古厝

以慈諴宮為中心的士林新街,是士林最繁華的地區,帶領民眾興建新街的潘家,對士林新街的開發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潘家原為閩南漳州人,遷台後的第三代潘元記定居芝蘭街(今舊佳里),咸豐年間,士林舊街因漳泉械鬥而毀壞,潘元記之子潘永清、潘盛清領導民眾興建新街時,潘宅亦在此時(西元1860年)興築完成。

潘宅古厝位於今天的大南路上,原本是一座二進四護龍格局的磚造宅院。屋舍座東向西,以一直線分劃成前庭、正門、中庭、大廳、中廳、涼亭、後廳、後門。

潘宅最大特色在潘公將它當作家族公廳,未設房間,並允許有事者通行,宛如街舍,因此被居民稱為「局館」。

不過,潘宅並沒有被妥善保存,後半部遭到所有權人拆毀,變成斷垣殘壁,前半部則出租為商店,難以完整見到過去風貌。2004年經指定為市定古蹟,現正進行修復中,未來將成為「鄉土文化展示館」,讓民眾來士林除了逛夜市、吃美食,還能多瞭解一些士林的歷史。

251999234_4776828102336196_7501215765005184619_n.jpg
253075090_4776825645669775_316293286496512354_n.jpg

▌士林市場
位於慈諴宮前的士林市場一帶,在清代就是熱鬧的市集 ,因緊鄰基隆河的渡口,士林的農產品以及來自艋舺與大稻埕的貨物都在這一帶進行交易。以前士林近郊的農人及住在山區的人,在深夜即挑農產品、水果及各種物品至山下,再用車運到士林市場或挑擔走路至市場,所以又有「鬼仔市」之稱。

日治時期,由於各地傳染病頻傳,總督府認為是衛生環境不佳所致,因此開始在市區內興建現代化公有市場,將流動攤販集中到市場內管理。

現位於慈諴宮前方的兩棟長條形紅磚造建築,就是1915年落成啟用的「士林市場」。

1915士林市場.jpg
▲1915年的士林市場(照片來源:士林區公所)

而同期台北新興的市場還包括了1907年的千歲市場(今南門市場),以及同時於1908年落成的大稻埕市場(今永樂市場)和西門市場(又稱新起街市場,今西門紅樓)。

戰後,蔣介石來到臺灣,帶來兩百多萬的軍民,讓台灣好不容易建立起的生活水平與秩序,再次面臨挑戰。市場攤商愈來愈多,士林市場只好不斷擴充搭建,成為規模龐大、雜亂無章的市場。

近年來,考量消防安全、衛生管理與社區環境改造,臺北市政府拆除戰後增建的士林市場,重建一座現代化公有市場,並將1998年核定為市定古蹟的日治時代市場建物,融入新建市場中,成為士林新地標。

254153614_4776826002336406_555252249024501938_n.jpg
1915年啟用的士林市場為磚造木架之建築物,主體以紅磚建成,粗壯的扶壁柱,俗稱牛腿柱,是最重要的結構支撐柱。屋頂是木桁支撐,上方突起處則作為通氣窗。可惜現在內部為了要裝冷氣,封了天花板,真是不明智的作法。

側面大弧形的拱窗,使光線可充分進入,創造明亮的空間。走進市場,即可感受到百年歷史的市場,不但非常堅固,通風採光、機能,樣樣兼備,而且很有美感。
真的不是愛捧日本人,當年日本人在臺灣的建設,的確是與歐洲並駕齊驅的極品。

252762959_4776829345669405_6729869981400275031_n.jpg

254753522_4776825485669791_2598443591221137754_n.jpg
鴨子老師說,紅磚牆的厚度為一米二,結實如堡壘。並進一步說明這些紅磚都是來自松山,臺灣煉瓦的錫口磚廠。
有段臺語俚語是這麼講的:
五分埔土黏,查某碎碎念
由於五分埔的土質很黏,吸水力不夠,作物都長不出來,因此女人一旦嫁到五分埔(松山),肯定是要碎念抱怨:「五分埔只有豬寮,沒菜倘吃,只能吃洨」XD

不過到了日治時期,五分埔大翻身,因為日本人拿這裡的黏土來生產紅磚,男人一夕之間成了暴發戶,老婆也不再碎念,還會幫男人放熱水兼按摩呢!

253652323_4776828139002859_5096954316964617608_n.jpg

254860340_4776825342336472_4327916949647306112_n.jpg

253748639_4776826675669672_283180250175159984_n.jpg

252950280_4776825039003169_6241340121752940994_n.jpg
士林官邸、水圳與新街的故事,就在士林市場告一段落。吃飽飯,我慢慢走向捷運站,站在基河路口等停紅綠燈,遙想過去舟船往來的基隆河。拍下仿昔日「士林吊橋」意象的捷運劍潭站。

而一旁插著一雙筷子的「皮蛋豆腐」臺北藝術中心,在烈日下好生醒目,或許是在向士林夜市致敬吧?

250779836_4776826182336388_4505041218782599721_n.jpg


延伸閱讀:【士林】官邸、水圳與士林新街之旅(上篇)士林官邸X福德洋圳

走讀路線:捷運士林站→士林官邸→福德洋圳→郭家古厝→德福診所、士林區役所→慈諴宮→士林潘宅→士林市場→捷運劍潭站

◎感謝台北市安全漫遊協會/呂慶炎(鴨子)老師公益導覽
◎導覽老師:呂慶炎 ( 廣播金嗓獎入圍,古道學,日式宿舍、台灣俚語專家)


※本文無關任何商業行為,純粹為個人研究整理筆記。部分引用文字倘若有著作權之疑慮、或有訛誤時,懇請告知。
※未特別註明出處之照片為本人拍攝。如欲轉載、分享本文請先EMAIL或留言給我。

舊街與新街,被遺忘的士林發展血淚史 - 從外雙溪看世界
士林 懷舊遊 (上) | 一個中年男子小鄭 Eric 2266 的生活 543 事 (wordpress.com)
 


【更多走讀.散步】
▌臺北城東
穿越齊東街,走讀清代米路古道、東城外最美日式宿舍群x東門土地公傳奇
漫步幸町-齊東詩舍《臺灣文學基地》日式宿舍群x台北最美文學聚落
漫步幸町《臺北琴道館》聆聽古琴、欣賞齊東街最美日式建築x臺北書道院

大安庄歷史散步。新生南路一段日式建築 x 建國南路清代古厝

▌臺北城西(艋舺‧西門‧大稻埕)
台北|艋舺巷弄探險趣!清代古早巷X神秘清茶巷X華西街摸乳巷X啟天宮傳奇X華江整宅
台北|西門町的前世今生。西門紅樓X天后宮X電影街X刺青街X電影公園X慈雲寺
領事館、洋行與藝旦酒樓、文人雅士的足跡<前篇>大稻埕懷舊小旅
領事館、洋行與藝旦酒樓、文人雅士的足跡<中篇>大稻埕懷舊小旅行
領事館、洋行與藝旦酒樓、文人雅士的足跡<後篇>大稻埕懷舊小旅行
大稻埕南段之旅-貴德街x陳天來故居x霞海城隍廟x太平町x法主公廟

巷弄學人文導覽-遺跡隱味.從河溝頭到新起町-機器局遺構x西寧市場x慈雲寺x艋舺將軍廟

從火車票房到四鐵共構--台北車站小故事

▌臺北城南
走讀城南之美-從清領到近代的時空紀行。同安老街x 紀州庵x萬新鐵路x廈門街
尋找清代水圳、溫州街老屋與人文速寫<上>搞懂堀川、瑠公圳、霧裡薛圳x一期一會加羅林魚木
尋找清代水圳、溫州街老屋與人文速寫<下>紫藤廬x殷海光x臺靜農x立石鐵臣x大院子
浴火重生「大院子」溫州街最美的日式老屋x玻璃屋歐風餐廳
古亭町巷弄散步x孫立人將軍官邸x臺大宿舍戴炎輝寓所

青田街日式老屋散策。聲音光年X青田七六X遊山茶訪XLeica Store

▌木柵景美   
搭纜車上貓空!挑戰千階步道、細說百年古剎「木柵指南宮」

▌南港內湖   
黑鄉到黃金,南港蛻變ing!茄苳公傳奇X闕家古厝X懷舊街屋X經貿園區走讀
內湖人文風情畫。梘頭福德祠x公民會館x水圳路x金龍禪寺

▌淡水
走一夏淡江大學(五虎崗X海事博物館X宮燈步道X牧羊草坪X克難坡)與殼牌倉庫
重返清法戰爭古戰場、走讀淡水生態之美。程氏古厝x公司田溪x沙崙海岸x石滬心
漫步重建街山城聚落、體驗日式老屋之美。屎礐渡頭x米市土地公x戀愛巷x落鼻祖師x日本警官宿舍

「胡」說淡水四大廟宇與老老街

▌新莊三重
響徹世界的鼓聲「响仁和」製鼓達人王錫坤x臺灣神社獨木大鼓
新莊水文人文巡禮<上>百年古圳x保元宮x地藏庵x廣福宮x文昌祠
新莊水文人文巡禮<下>港口與廟街x慈祐宮x戲館巷x挑水巷x米市巷x潮江寺


▌中和永和
 搞不懂中和?!走讀瓦磘溝、廟子尾溝X廟美街、枋寮老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