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7548C.jpg
還記得2000年,曾在南港軟體園區內,短暫工作過一年。
公司位在9樓,視野非常好,眼下都是低矮住宅和工廠,還可遠眺基隆河。當時鐵路尚未地下化,上班會經過平交道。
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當年的象神颱風。驚人的雨量讓基隆河水暴漲,南港瞬間成了水鄉澤國。
記得當天是上班日,大家看情況不妙,紛紛提早下班,我遲了幾步,外面已成了一片汪洋,最後是搭國軍的救難橡皮艇離開"災區"(有生以來第一次搭救難艇),真是難忘的回憶。

睽違近20年,搭捷運板南線再度來到南港,一出站,感覺完全不一樣!!

 
捷運南港展覽館站(板南線)
SelfieCity_20190425182308_org.jpg
筆直寬敞的馬路、密集的捷運車班、櫛次鱗比的智慧型大樓,讓人眼睛一亮。
20年前後差異大到需要重新去認識了。
-
南港區位於基隆河南岸,昔日汐止區內有北港,南北對稱故名為「南港」。南港之所以會叫做「港」,說明原本是有港口的。從前的港口位置,在現今捷運南港展覽館東南側,基隆河與大坑溪交界處。地方人稱之為「港仔口」,是南港開發最早的地區。
百年前港仔口舟楫往來,相當繁榮,帶動了南港路一段形成熱鬧的街區,後來因河水淤積,又鐵路、公路發達而沒落。


▼南港展覽館
SelfieCity_20190425182335_org.jpg
南港展覽館前東西向馬路,是南港路,南北分別是經貿路、研究院路。南港的範圍非常大,大坑溪上游的舊莊街大坑山區,都屬於南港區。
講到大坑山,它是台北知名的茶鄉喔!(蝦米,沒聽過?沒關係,台北俗的橋媽也只知道文山、和貓空泡茶

早期到南港墾殖的先民,以務農為主,光緒十一年(1885年)福建安溪人魏靜時王水錦見大坑地區山明水秀、氣候濕潤適合發展茶業,於是引進福建安溪包種茶在該處種植,並傳授鄉人,使南港成為臺灣包種茶發源地
當時台灣的茶商盛行將茶葉用桂花薰製,以增添茶葉風味,稱為「台灣包種花茶」。舊莊街二段的古道上,現在還有2萬株的桂花飄香,以及南港包種茶產製研究中心。有機會再來去走走前人留下的桂花古道(搭小5公車可直達^^)


▼桂花古道(圖片來源:南港區公所)
e8f7956a-9eff-4b98-8d9a-190d862a5cb1.jpg

▼桂花古道(圖片來源:南港區公所)

9e7d7c02-aa67-4b31-ae37-a7fd73332c44.jpg cf7cc456-0df5-4816-b4cf-4ca4f8f30250.jpg

▼捷運南港展覽館站(文湖線)
IMAG7319.jpg
日治末期,南港茶業日漸沒落,煤礦與磚瓦業正蓬勃興起,煤礦區大致分布在舊莊里及九如里,磚瓦業分布東新庄仔(今玉成、西新里)。1950年代煤礦與磚瓦業也成了夕陽產業,1956年,臺灣省政府為振興南港經濟,指定南港為工業區,吸引許多廠商到南港投資設廠。工廠遷入帶給南港繁榮,但也因工廠排放濃密黑煙,使南港成為人們口中的「黑鄉」

沿著研究院路一段往南走,會看到市民大道八段。市民大道是原本的台鐵鐵路!

▼市民大道八段(以前是鐵路)
IMAG7323.jpg相較於新開發的經貿路一帶,研究院路這邊屬於舊住宅區
▼研究院路一段
IMAG7325.jpg
步行約5分鐘,來到『南港聖玫瑰天主堂』。
天主堂於民國四十二年由裴德宣神父創設,先是租用民房,民國45年新建教堂落成,49年葉修德神父為主任司鐸,並創設育德幼稚園。因北市都市計劃將該處劃為學校用地,61年元月教堂被拆除,之後再度購地重建。


▼南港聖玫瑰天主堂(研究院路一段113號)
IMAG7328.jpg

台灣其實是個很可愛的地方,包容各種民族與宗教,除了傳統佛道教寺廟之外,天主教、基督教、回教教堂也遍布大街小巷,治癒著疲憊的人們。

▼南港聖玫瑰天主堂
IMAG7336.jpg

 

IMAG7333.jpg
位於研究院路和中南街路口的「富南宮」,一樓正殿供奉福德正神(土地公),有160年的歷史,是南港地區福德正神金身歷史最悠久代表。

二樓正殿主神為媽祖,左殿敬奉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真君神像,右殿另奉祀保儀大夫(張巡)。

※因為我歷史沒讀熟,一時好奇「張巡」是誰?查知原來他是有名的忠臣。張巡、許遠在唐代安史之亂時奉命死守睢陽城,經過十個月的堅守,始終得不到朝廷的兵力援助,最終城破被縛,不久後遭到殺害。兩人死後受到唐朝皇帝追封為「保儀尊王」與「保儀大夫」,合稱「雙忠」,在台灣地區也稱「尪公」。「保儀」二字來自於「保城儀邦」,後來在華南一帶逐漸成為民間信仰,被視為農業、農村的守護神。
唐朝政治文學家韓愈,寫過一篇散文
《張中丞後敘》,對張巡、許遠有詳細描寫。作品導讀


▼富南宮(研究院路一段112號)
SelfieCity_20190425182235_org.jpg
從富南宮的二樓,可看到大坑溪河道。大坑溪原本是一條彎彎曲曲的河流,非常容易淹水,現在看到的河道已經過河川整治截彎取直。
▼富南宮
IMAG7390.jpg
研究院路一段
IMAG7388.jpg
【闕家古厝】
兩百多年前,闕家祖先從福建泉州府南安遷來台灣,落腳在南港東新莊子,也就是目前東新里、西新里一帶,過去南港產煤,為了運煤,有火車經過,設立火車站,使南港迅速發展,世居南港的闕家人,逐漸掌握當地政經勢力,早期南港地區的小學,一個班級大概就有近二十個姓闕的小朋友。

位於南港研究院路上的闕家古庴「德成居」,是闕家先祖留下來的祖厝遺產,由祖先中最有錢的闕德妙所建。闕德妙經營煤碳生意,是當時闕家首富占地一千坪的土地上,蓋著三合院建築,屋內的木材石材都從大陸運過來,屋後還有自家挖的三個防空洞,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落成,古厝已有百年歷史。


▼闕家古厝(研究院路120號)
IMAG7354.jpg
這塊地風水極佳,被稱為「牛穴」,闕家聽從風水師的建議,在正廳的屋頂覆蓋茅草,(因為牛要吃草)以免牛神住不習慣。

大宅前有水池湧泉,設有水塘蓄水,因為「牛穴」有水有草才會永保興旺。屋頂的維護每兩年要換一次茅草,後來因維修不易,改為現代建材。
水池也因為道路拓寬的關係,面積大幅縮減。


▼闕家古厝
IMAG7343.jpg
老屋背山面向池塘,屋朝東向,大埕分內、外兩埕,廣場原為泥土,後來則舖上水泥。正廳旁左右各有雙層護龍,左外護龍(「德嚴居」,右護龍為「德復居」)則有二層樓房,早期有瞭望守衛、銃櫃樓之功能。山牆上有交趾陶燒裝飾、工法細膩而講究。
▼闕家古厝(左護龍 德嚴居)

IMAG7344.jpg 

 

IMAG7352.jpg

▼闕家古厝
IMAG7345.jpg
闕氏族繁人多,產業又大,所以從日治時期起,闕氏即為南港的大姓,後來其族人先後出任鎮長、區長、民意代表,闕家從政已成為其家族的傳統。
例如第13世的
闕山坑民國34年時,南港還是隸屬於內湖鄉,闕先生當時是內湖副鄉長,任內極力爭取在南港設鎮,後來終於讓南港從附屬於內湖鄉,升格為「南港鎮」。後又推動南港工業區計畫, 爭取大廠商來南港設廠,以增加南港人就業的機會。如:聯華麵粉廠、僑泰興麵粉廠、台肥南港廠、南港輪胎等。後來又興建學校、派出所、鋪設柏油路等都是他任職鎮長時完成,對南港的發展有極大貢獻。 


▼闕家古厝
IMAG7346.jpg

古厝經百年歲月摧殘,已經殘破不堪,早年的水塘,如今只剩下一漥渾水,混濁不堪,閣樓早已封死,但是在三合院兩翼廂房內,仍然住著闕德妙的後人。這棟祖厝於2017年台北市政府公告為暫定古蹟,但是尚未進行任何修復整理動作。雖然可進入參觀,但請盡量不要打擾到居民喔(門口有惡犬會猛吠...)

▼闕家古厝
IMAG7349.jpg
【神樹 茄苳公】
離開闕家古厝,步行約200公尺,人行道旁有一株樹齡逾百年的老茄苳樹。老茄苳樹被一幢兩層樓高的"樹屋"擋住了去路。
導覽老師帶著大家登上樹屋的階梯,不到一坪的小平台神壇上,供奉了一尊寫著
「茄苳公」的神像,後面還露出一小截的茄苳樹幹

▼茄苳公(研究院路一段162號)
IMAG7387.jpg

據說在二次大戰末期,盟軍空襲南港上空,茄苳樹的樹幹被炮彈擊中,樹幹上出現了一尊佛像的型狀,民眾紛紛前來膜拜。
當時,地方上正流行狂犬病,得病的民眾前來求樹神保佑,並且以茄苳樹葉及周圍的青草為藥,回家沐浴,沒想到竟然痊癒。有人高燒不退,也以茄苳樹葉煎食而治癒,從此民間對此樹神的信仰就更加濃厚。

有感茄苳公的靈驗,創廟先人已故
陳坤先生向當時的南港居民勸募建廟。由於當時該地段極為偏僻,只有通往煤礦礦場的三分輕便車經過,因此有了這間小廟「善南宮」,也給來往的人們增加幾分安全感。民國40年代,研究院路拓寬時,原本要將茄苳樹砍除,經當地居民的陳情,終將老樹保留下來。

▼茄苳公
IMAG7386.jpg

茄苳公就是指這棵茄苳樹的「樹神」喔(第一次看到拜樹神廟宇)

題外話,善南宮前有一對石獅子,兩隻獅子的嘴都是張開的!疑?自古以來寺廟前的石獅一公一母,公獅是張嘴的、母獅是閉嘴的呀?
老師說,這是現代的石獅,所以兩隻都是張嘴的。為何現代石獅兩隻都要張嘴?(猜猜看,文末再告訴大家答案!)

▼善南宮。供奉茄苳公
 

IMAG7384.jpg

IMAG7379.jpg
鴨米老師說,茄苳也有「+1」的含意在內~

從前農業社會種稻穀,一年會收成兩期,稱作「早冬」和「晚冬」,台語就叫做"一年兩冬"("冬"台語讀作"當"),早冬和晚冬。
稻米一年只收兩冬,自然是嫌不夠,最好能夠再加冬(茄苳),也就是再收成一次的意思。因此茄苳就有豐收、長壽之意。
茄苳樹是受到台灣普遍常見的本土樹木,現也稱作「金城武樹」呢^^


▼茄苳樹(結實累累,這棵是母茄苳樹喔)
IMAG7382.jpg

【中南街。昔日橫街、輕便道】
聽完茄苳公的傳奇,往回走到南港舊街中南街。中南街,昔稱「橫街」是南港開發最早的一條街。早期在日治時代,為了運送南港大坑(今舊莊里)、四份子(今九如里)一帶的煤礦到南港火車站,中南街上建有輕便車道,載運煤礦、茶葉、礦工等。
當時繁華興榮的街景、車水馬龍的商家與街上熙攘的人群,如今已不再,但穿梭在現今中南老街上,仍能幽靜的欣賞古樸閩南式、日式、光復後與現代的建築,及保有傳統紅磚半圓式的拱砌築廊牆。


▼中南街旁通往中南公園的清幽小徑
IMAG7392.jpg
▼充滿古樸氣息的中南街
IMAG7395.jpg
▼中南街
IMAG7397.jpg
中南街119號,有一棟古色古香、典雅簡樸的閩南式建築「周厝」。此建築建於清朝時期,磚牆部分則為日治時期修築。
周厝為磚木結構、紅瓦屋頂的一層樓建築。門面為一門兩窗,充滿古意的深褐色的木門,與樑柱上的橫木,是少數保存完整的建築。
隔壁121號的雜貨店周先生,是周厝主人的堂親,親切地開門讓我們入內參觀。(感恩,超幸運~)

▼周厝(中南街119號)
IMAG7404.jpg
▼周厝
IMAG7406.jpg
IMAG7399.jpg
IMAG7402.jpg
周厝的基地相當狹長,進門後,有一前廳,擺設了一個佛桌,供奉著菩薩,左方牆面掛著歷代先祖的肖像,還堆積的一些雜物...

IMAG7432.jpg
廳堂兩側為東西大房,是主要的居室(門窗緊閉,也沒進去看)長廊上方板上,有鏤空雕花,沒猜錯的話,是刻著竹、福、祿、壽、松圖案。
IMAG7410.jpg

 

穿過長長的廂房走廊,後廳則是搭了一個樓梯,可爬到上方閣樓。目測閣樓的高度超過一米,我想,這裡肯定是以前小孩玩捉迷藏時,最好的藏身地點吧!(笑)

IMAG7416.jpg
穿過廳堂,來到後院,還接著三間磚房。左側是廚房、右側是牛舍、茅坑,走到底那一間是豬舍。
 

IMAG7426.jpg

 

IMAG7419.jpg 

矮矮的磚牆圍起,這間是從前的豬舍
IMAG7421.jpg

從後廳往前返回時,發現走廊上方的鏤空裝飾圖案,和前面的福祿壽不一樣耶。
這裡描繪了幾座山,中央還有一帆船,其中兩座山是在放煙火吧?!而中間的山的形狀,貌似富士山!?(如果是清朝,不可能是富士山吧...)攬勝遊船,充滿閒情逸致的畫面~

 

 

IMAG7428.jpg

遠看原本的屋頂似乎都壞掉了,只用鐵皮覆蓋,左邊公寓牆壁上,還存有拆除的痕跡。
IMAG7405.jpg
中南老街,雖然已不復當年的繁華,但傳統糕餅店、米店、中藥店、雜貨店、菜店、製冰廠、洗衣店、玻璃行等仍然存在喔!
而且仔細觀察,中南街上的店家,有些招牌相當文青呢!

 

IMAG7437_1.jpg

煤炭行、乾洗店招牌都很文青,頗有特色

全螢幕擷取 2019429 上午 115511.bmp.jpg  IMAG7452.jpg
當地的排隊名店
▼老張炭烤餅店( 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602號
IMAG7445.jpg
IMAG7448.jpg
▼中南街
IMAG7449.jpg
SelfieCity_20190425134904_org.jpg
▼龍駿米店
IMAG7455.jpg
『萬春軒餅店』位於中南街56號,創立自民國38年,是在地南港人最熟悉的傳統餅店。
早期以賣饅頭和紅龜粿為主。早期在五、六十年代開採煤礦時期,中南街道上人來人往,門庭若市,光顧的客人以礦工及當時附近的軍人為主,後來則製作傳統糕餅,如狀元餅、紅片糕、米粿、發糕、傳統月餅、龜糕、糢糕等,也廣受好評。不過,進到店裡只看到賣麵線和碰餅。老闆娘不像生意人(迷之音:不是很友善
此外,店內禁止拍照,請留意喔~

▼萬春軒餅店(中南街56號)
IMAG7457.jpg

【南港火車站舊址】
台灣最早建立的火車鐵道是劉銘傳所建,從台北~ 基隆,於清光緒16年(西元1890年)開始行駛火車,當時松山及汐止均有設站售票,南港則沒有設站,火車卻有停留在現中南街段。
日治時期,南港開始設站,位置在東南街底,是日式木造建築。民國77年車站遷至行政中心對面,每到上下班時間,月台上人群熙來攘往,是南港地區重要的大眾運輸工具。民國91年12月15日起,為因應地下化及台鐵、高鐵、捷運共構工程,停用舊站,啟用臨時站。

↓市民大道八段,以前是鋪設鐵軌
IMAG7460.jpg
南港車站舊址。圖片來源:台灣省鐵路管理局)

Nan-G1.jpg

Nan-G5.jpg 
穿過昔日的鐵道(今市民大道八段)繼續往中南街前行。左側房子保有紅磚半圓式的拱型騎樓,這是日治時期(大正時期)的建築。
▼中南街
IMAG7463.jpg

拱廊實在很有特色,如果能加以整合修繕,讓老街區再生,結合產業地景,如茶產葉、輕便車軌道、鐵路廊帶等,肯定能成為南港的大稻埕呢!
 

IMAG7466.jpg

IMAG7469.jpg

IMAG7470.jpg

IMAG7471.jpg
從中南街左轉到南港路一段。『林得勝商號』是南港路上少有僅存老字號商店

店中高懸一塊木匾,上書「林得勝」三個大字,是民國15年由林先生的老朋友所贈,是南港區最有古意、歷史最久的商號招牌。
已故林九王先生本住在後山埤,以種田為生。民國11年舉家遷租今南港路一段52號,以「林得勝商店」為商號,銷售斗笠及草鞋等農家用品,並以手工製造麻油,經營榨麻油的行業維生,被人稱為「麻油甘」。

民國15年,火甘公在今南港路一段115號以泥土磚自建房屋,繼續經營該店,並增售飼料及五金。早期以土埆厝為主的建築,後改為紅瓦頂,之後又改建為平房,雖經改建,但仍從店內陳設看出保留濃厚的鄉土風味。現在『林得勝商號』仍是南港區最具有代表性的傳統商店。


▼林德勝商店(南港路115號)
IMAG7486.jpg
IMAG7476.jpg林得勝商店與隔壁新順興百貨的中間,有一條摸乳巷。經詢問,這一塊地(巷道)原是林家所有,但因商店後方住有別戶人家,因此房子在改建時,一直保留一條巷道,方便他人進出。
▼林德勝商店旁的摸乳巷
IMAG7503.jpg
這條黑漆漆的摸乳巷,到底會通到哪裡?大家都很好奇,走進去瞧瞧!
IMAG7483.jpg

巷子意外地狹長!通到後面之後,還有另外了兩條岔路,一條是接中南街134巷,走出去就是市民大道;另一條是接南港路一段137巷5弄。
 

IMAG7489.jpg

IMAG7490.jpg 

回頭看摸乳巷,後方巷口簡直是一座秘密花園,是不是很有趣!

IMAG7494.jpg
雖說有趣,但是晚上我肯定不敢走這~~

IMAG7499.jpg

IMAG7500.jpg
林得勝商行現在的經營者林先生,非常和藹親切,講述著商店及摸乳巷的由來。

台北安全漫遊協會的陳大哥,有感而發地也說了一個故事:
張英是康熙時代的翰林學士,有一天他收到家書,說家人因為住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兩家人互不相讓鬧上了公堂,張家人為此寫了一封信給張英說明原委,並要他利用職權疏通關係。張英看了家書後,回信寫了28字:

千里捎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相傳家人聽從了張英的勸誡,不再與鄰居爭訟,而是依言主動後退三尺,讓出了宅基地,鄰居家大受感動,也後退了三尺,最後爭奪的住宅基地成了六尺寬的巷子,兩家從此和睦相處。

常言道:人情留一線,以後好相面;菜根譚也有云:路要讓一步,味須減三分

日文常講=思いやり,就是站在對方立場為人著想。

在現在這寸土寸金的南港地段,還願意讓出一條巷子,足以證明林家人的雅量,一定會很有福報的。

IMAG7484.jpg

南港路一段125號,一家蒜香炸雞排店。不是要吃雞排啦,是讓大家看這一棟樓還留有漂亮的山牆!
因為大逆光,拍攝效果不好。只能期望它能重見天日了

▼南港路一段125號的老建築

IMAG7507.jpg

 

「興南宮」位在東南街的對面與南港路一段交叉處,右側是南港路一段、左側是興東路。
早期據說在民前12年,有一群小孩在中南街口的菜圃,用土塊稻草搭蓋小屋,自行捏塑小土地公神像供奉,並拿香燭、糕餅玩著拜拜的遊戲。
有一天,有位人士路過,不小心把土地公神像摔壞。眾人指責:「雖然是小孩子捏的土地公,但也是一尊佛像,怎麼可以弄壞祂」該人士為了表示歉意,出資做了一尊土地公神像,並與地方人士在南港路一段168號現址以一坪多的土地,興建了一間磚瓦砌造的土地公廟。

後來因土地公廟面積太小,由謝元老先生獻地50多坪,及地方人士捐獻,在南港路一段138號興建現在的興南宮。

▼建廟120年的南港興南宮
IMAG7510.jpg


【即將拆建的東南街屋】
在清末、日治初期,東南街原只是一條牛車路。日治時期,南港火車站設立於此,因此形成街道,此街長約130公尺,街道寬5-8公尺,起於南港路一段,終於南港火車站,與中南街平行。 早期東南街兩側商店林立,販售了各式各樣的食、衣、住、行日常用品,而且還有一家頗具規模的戲院---第一戲院。東南街曾是許多南港人的兒時回憶,民國75年南港火車站遷走後,東南街日漸衰落。

此區已劃為都市更新計畫區,目前只剩下街尾的一家山東麵食館還在營業,以及一些原住戶聚在街頭閒聊。

▼東南街
SelfieCity_20190425134340_org.jpg

這是東南街上最漂亮的一棟房子,據說原本是辜家所有。房子上面有羅馬柱和石刻裝飾
IMAG7518.jpg
三五居民聚在街坊上閒聊
IMAG7519.jpg

這些房子挺有味道的。這時期的街屋很漂亮,拆掉好可惜啊!
不過問了當地人,他們說,這裡的產權複雜,很多其實是違章建築,只有拆掉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更不用說房屋漏水、壁癌、蚊蟲孳生等,居住品質很糟糕

SelfieCity_20190425134250_org.jpg

IMAG7523.jpg

IMAG7556.jpg 

SelfieCity_20190425133602_org.jpg

SelfieCity_20190425133529_org.jpg

SelfieCity_20190425133722_org.jpg
IMAG7530.jpg
SelfieCity_20190425134230_org.jpg
 

 

SelfieCity_20190425134138_org.jpg
街尾的老店【山東水餃】
IMAG7542.jpg
SelfieCity_20190425134158_org.jpg
IMAG7550.jpg
走到東南街底,這邊是從前舊火車站的位置
IMAG7544.jpg

 

 

【黑鄉到黃金。南港在轉變】
離開懷舊的老街,才越過一條馬路,立刻時空大轉換,來到充滿未來感、科技感的商辦區。
近年,台北市政府推出東區門戶計畫,挹注了大量的資源,大型公共建設、都市更新、街區再生、產業發展到自然環境資源的串聯,在都市計畫推動下,從傳統工業到經貿科技產業,集結音樂、流行、時尚、休閒、科技等各種活動交織,將會是未來南港的新樣貌。
從黑鄉到黃金,期待南港的蛻變!

IMAG7575.jpg
IMAG7577.jpg
南港軟體園區。我曾經在此工作一年的地方
IMAG7582.jpg
由三棟構成的中國信託大樓,為綠建築。
IMAG7580.jpg
 

IMAG7588.jpg

IMAG7597.jpg

 

 

大廳的360度LED互動多媒體裝置藝術,相當漂亮
IMAG7605.jpg

IMAG7612.jpg

IMAG7617.jpg

IMAG7622.jpg

最後走回南港展覽館,結束今天的走讀。
對了,公佈一下前面提到「為何現代的石獅子兩隻都是張口」的呢?
答案是:因為「男女平等」
以後在寺廟看到兩隻都張口的獅子,就很容易判斷是現代產物,而不是古蹟囉

IMAG7630.jpg

 

走讀路線:南港展覽館5號出口路面→南港聖玫瑰天主堂→富南宮→闕家古厝→善南宮(茄苳公)→中南街→周厝→老張炭烤餅店→萬春軒餅店→南港火車站舊址→林得勝商店→興南宮→東南街→中國信託大樓

00.jpg

感謝台北市安全漫遊協會
導覽老師:王麗真老師 ( 台北市文獻館資深老師 )
2019/4/25


◎參考資料
台北市文獻會解說員講義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系統 
台北市政府東區門戶計畫
南港區公所
台灣鐵路局

 


【更多走讀.散步】

走巷弄尋水路
水路交織的脈絡-走訪瑠公圳x大灣草圳計畫x台大醉月湖
探訪城市裡的古水路:瑠公圳大安支線(校園篇)
探訪城市裡的古水路:瑠公圳大安支線(社區篇)龍安坡x聖母宮x濂讓居
東區大河傳說-忠孝東路有條河(上篇)
東區大河傳說-忠孝東路有條河(下篇)
霧裡薛圳第三支線:溫州街52巷x龍泉市場x奇幻怪怪屋x浦城街
霧裡薛圳第二支線(一)愚公河x圳溝上的鐵皮屋x消失的龍池
霧裡薛圳第二支線(二)和平東路周學普故居、金華街、麗水街、永康街



城東
穿越齊東街,走讀清代米路古道、東城外最美日式宿舍群x東門土地公傳奇
漫步幸町-齊東詩舍《臺灣文學基地》日式宿舍群x台北最美文學聚落
漫步幸町《臺北琴道館》聆聽古琴、欣賞齊東街最美日式建築x臺北書道院
大安庄歷史散步。新生南路一段日式建築 x 建國南路清代古厝
東城門外的天空:李鎮源故居x紹興南村x中正紀念堂今昔
跟著水瓶子老師,走讀東門。臺北刑務所x華光社區x四六事件x金華官邸x青田七六


城西(萬華.西門町.大稻埕)
新起町至入船町的京都奇遇(一)西門紅樓x西本願寺x法華寺x心起町
新起町至入船町的京都奇遇(二)三十三間堂x三秀打鐵店x艋舺謝宅x青草巷
艋舺巷弄探險趣!清代古早巷x神秘清茶巷x華西街摸乳巷x啟天宮傳奇x華江整宅
西門町的前世今生。紅樓x天后宮x電影街x慈雲寺
領事館、洋行與藝旦酒樓<前篇>千秋街x李春生紀念教堂x永樂市場x六館街
領事館、洋行與藝旦酒樓<中篇>中和紡織x甘谷街x藝旦酒樓x蔣渭水大安醫院
領事館、洋行與藝旦酒樓<後篇>波麗路x圓環今昔x寧夏夜市
大稻埕南段之旅-貴德街x陳天來故居x霞海城隍廟x太平町x法主公廟
巷弄學人文導覽-遺跡隱味.從河溝頭到新起町-機器局遺構x西寧市場x慈雲寺x艋舺將軍廟


城內
百年榮町建築與商業傳奇(一)西門x日日新報社x電話交換所x臺北信用組合
百年榮町建築與商業傳奇(二)菊元百貨x和泉時計x西村商社x大倉本店x辻利茶鋪
百年榮町建築與商業傳奇(三)西尾商行x新高堂書店x一六軒x古倫美亞唱片
臺北府城門的前世今生
從火車票房到四鐵共構--台北車站小故事


城南(古亭)
走讀城南-從清領、日治到近代。同安老街x​​紀州庵x萬新鐵路x廈門街
古亭巷弄遊蹤(一)金門街、同安街、廈門街、萬新鐵路古亭町x川端橋
古亭巷弄遊蹤(二)詔安街x善化堂x漳州警察新村
漫步錦町(一):從金華街穿越舊時空!錦町日式宿舍群x錦安古物市場
漫步錦町(二):百年油杉與山林課日式宿舍x臺灣電力株式會社
小山逛逛-蟾蜍山聚落探險趣x發現古圳道
藝居共生-寶藏巖歷史聚落散步
消失的眷村記憶-漫步永春街嘉禾新村
走走汀州路,尋找消失的萬新鐵路:公館x水源地x仙公廟x霧裡薛圳
從古亭到龍匣口:南昌路x孫立人將軍官邸x劉真校長故居x戴炎輝寓所
從南菜園到南昌公園:牯嶺街x百年骨科診所x方東美寓所x高等官職務宿舍

漫步昭和町(青田街/溫州街)
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北溫州>大院子x臺靜農故居x殷海光故居
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加羅林魚木
浴火重生「大院子」溫州街最美的日式老屋x玻璃屋歐風餐廳
漫步昭和町-青田街日式家屋(一)16棟紀錄x青田書院x青田七六x遊山茶訪
漫步昭和町-青田街日式家屋(二)6棟紀錄x聲音光年x青田茶館x和合青田
走進臺北最美一條街!水瓶子老師講解老房子「青田七六」
百年相機品牌Leica進駐青田街,日式老屋打造「台北徠卡之家」
此巷不通-和平東路二段秘巷。沾美藝術庭苑x電影《飲食男女》拍攝地

南港.內湖.松山
黑鄉到黃金,南港蛻變ing!茄苳公傳奇x闕家古厝x懷舊街屋x經貿園區
內湖人文風情畫。梘頭福德祠x公民會館x水圳路x金龍禪寺
走讀松山前世今生。慈祐宮x饒河街x松山教會x陳復禮故居
虎豹老霸王:松山奉天宮、永春陂濕地公園

士林.北投
留住老北投!漢埔融合四百年(一)北投教堂x幸福牌自行車x貨物轉運站x北投市場
留住老北投!漢埔融合四百年(二)新北投車站x磺田福佑宮x番仔厝x周氏節孝坊
官邸、水圳與士林新街之旅(上篇)士林官邸X福德洋圳
官邸、水圳與士林新街之旅(下篇)郭家古厝X慈諴宮與潘宅X士林市場

淡水
走一夏淡江大學(五虎崗X海事博物館X宮燈步道X牧羊草坪X克難坡)與殼牌倉庫
搭輕軌遊滬尾-重返清法戰爭古戰場、走讀淡水生態之美。程氏古厝x公司田溪x沙崙海岸x石滬心
搭捷運遊淡水-漫步重建街山城聚落、體驗日式老屋之美。屎礐渡頭x米市土地公x戀愛巷x落鼻祖師x日本警官宿舍
「胡」說淡水四大廟宇與老老街(上篇)施坤山與黃東茂X敗滬尾X鄞山寺
「胡」說淡水四大廟宇與老老街(下篇)清水街龍山寺X清水祖師巖X重建街

新店木柵
搭纜車上貓空!挑戰千階步道、細說百年古剎「木柵指南宮」
輕舟擺渡尋訪遺世獨立的桃花源-灣潭x和美礦坑x董振良導演

新莊蘆洲
響徹世界的鼓聲「响仁和」製鼓達人王錫坤x臺灣神社獨木大鼓
新莊水文人文巡禮<上>百年古圳x保元宮x地藏庵x廣福宮x文昌祠
新莊水文人文巡禮<下>港口與廟街x慈祐宮x戲館巷x挑水巷x米市巷x潮江寺
蘆荻泛月(一)記憶河上洲_蘆洲李宅x湧蓮寺x保和宮x馬偕行腳x古早味切仔麵
蘆荻泛月(二)鷺洲隨筆_尋訪和尚港與洋樓古厝x鄧麗君之路x大廟口切仔麵
繁華落盡番仔園:浮洲茉莉花巷古厝群x濕地生態走讀

中和永和
搞不懂中和?!走讀瓦磘溝、廟子尾溝x廟美街x枋寮老街

更多..
東北角卯澳漁村,百年石頭屋-吳家樓仔厝x提籃觀音x小卷米粉

arrow
arrow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