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常聽大人講要來去「城內」,城內到底在哪,聽起來很陌生,且課本好像也沒教。

不過生活在臺北,總會看過這幾道城門:最常見的,是總統府前方凱達格蘭大道、中山南路口的「東門」,每當有集會遊行、選舉造勢,電視上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南門」坐落在寬闊的愛國西路與公園路分隔島上。而人來人往的延平南路口,近距離就能看見「小南門」。

另外還有一座曾經緊貼在高架橋旁的「北門」,現已成為臺北市最亮眼的景點之一。


很難想像,這些城門(另外還有一座已拆除的西門)所構築的區域,在
百年前真是一座城稱「臺北城」,或「臺北府城」

臺北城的來龍去脈,其實鮮少被討論,直到台北市政府於2015年啟動「西區門戶計畫」,隔年初拆除北門高架橋,讓「北門」以國門之姿重見天日,才掀起民眾對臺北城的關注。

Japanese_soldiers_entering_Taipei,_1895.jpg

 


【臺北設府建城】

建城的契機,是因清同治年間,臺灣南部發生「牡丹社事件」,讓清朝廷體認到臺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於是開始積極經營臺灣,增設府縣,並開始籌畫在北部建立一座堅固的城池,將重要行政機構放在城廓內。

仔細推敲後,清廷選定當時已發展的艋舺與大稻埕之間,做為府城基地,今忠孝東路、中山南路、愛國西路、中華路所圍長方型區域,就是臺北城的範圍。

建造城牆的石材,主要採用內湖金面山開採的安山石,及少部分來自八里觀音山的安山石和唭哩岸石。

金面山的安山石是在山腰的北勢湖打石場進行打石工作,製成大小約1公尺的長方條石塊。運石路線從內湖路一段91巷到北勢湖舊渡船頭下運輸船,順著基隆河經大直、劍潭、大龍峒番仔溝至淡水河,再沿淡水河逆流而上,到達北門附近的「河溝頭」上岸。



【4+1道城門】

自1875年設府後,1879年開始研議規劃台北城,由知府陳星聚負責,1882年開工至1884年竣工,城周圍繞一圈是4.6公里。並築有北門(承恩門)、東門(景福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及西門(寶成門)五座門,臺北府城出現後,「城內」也成為專有名詞。

Inked全螢幕擷取 20211220 下午 041333_LI.jpg
▲1897年臺北市街圖&Google map疊圖(筆者繪製)
 

北門,又稱承恩門,面向北方有「承接天恩」之意,是臺北僅存的閩南式建築原貌城門。北門是清領時期,城內通往大稻埕的經商貿易的樞紐,也是通往士林、淡水河的重要門戶。

北門口前方的延平南路,清代稱「撫臺街」是昔日進出北門的要道。


1280px-Beimen_the_North_Gate_of_Taipei_City.jpg

東門,又稱景福門,位居城池東邊,建於1882年,比城牆早2年即完成。是當時通往東門(東門町)、錫口(松山)的重要通道,由於他朝向北台灣最重要河港基隆港,因此除了有貿易功能外,更負有防禦的重任。

 

東門也是五道門當中,做工最精緻的城門。石砌的城座上以厚實的磚牆一直接到屋簷下,宛如牢不可破的方形堡壘。

而雙層磚牆之內,則是木造結構。屋頂是歇山式燕尾翹脊,屋簷下有綠釉空心花磚裝飾,十分典雅。城樓部分於1966年改建為中國北方宮殿式建築,但石構臺座及圓拱門仍為原有建材。

台北東門.jpg

f_20268918_1東門.jpg


南門,又稱麗正門,是通往景尾(景美)、深坑、石碇的重要孔道,石額四周採用螭龍圖案,是所有城門當中最氣派宏偉的一座,也是當時臺北府城的主門。日治時期,南門雖然被保留了下來,但因年久失修,顯得殘破不堪,與東門同在1966年被改建為北方宮殿式城樓。

3f0f7f3c88434d389bc6ca2e980e0a59.jpg

061926lKA.jpg

小南門,又稱重熙門,是通往枋橋(板橋)的主要通道。相傳小南門是板橋富商林本源家族,為了可以避開艋舺的泉州勢力,方便出入台北府城所捐建。

相較於其他碉堡式城門,小南門則是唯一的廊柱式城樓。


4pf6ycnoubrh7sijrtww.jpg

西門,又稱寶成門,由於連結艋舺地區,因此取「寶物成就」之意,盼維持艋舺的流通與旺而得名。

西門竣工於1884年,拆除於1900年,是臺北府城唯一消失的城門,也是為五個城門當中最華麗的城門。


1451629503.jpg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臺北市的道路經常歪來扭去,除了跟溪流、水圳等原始地貌紋理有關,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風水。

自古漢人特別重視堪輿,建造城池自然也不例外。留意一下地圖,就會發現這座城與城內的主要道路並沒有平行,據說就是跟風水有關。

建城初期,台北知府陳星聚在大稻埕與艋舺之間,率先構築「正南正北座向」的街道,然後在預定築城牆的區域先種竹子,來穩固地基。

但是到了1882年,台灣兵備道台劉璈卻認為:原本的建城方位面對大屯山,風水不佳。於是大手一揮,將城池往東旋轉14.3度,讓軸線對準台北第一高峰七星山(1120m),形成帝王軸線,傳說這樣才能長治久安。


因此也造成城內街道與城牆不平行的情況。

fb1c032_clip_image003.jpg
台北城風水2[1].1.jpg

不過,這座花了許多力氣打造的臺北城,實際存在不到30年。

日本統治台灣後,發現臺灣的環境衛生不佳,尤其是城牆四週,隨意小便吐痰的、亂丟垃圾雞骨的,髒成一團,不但藏污納垢、還阻礙城市的發展,於是從1900年開始陸續拆除城牆、改建道路。

原本五座城門也打算一併拆除的,不過就在拆除第一道「西門」後,就遭到民間強烈反彈,於是總督府改變計畫,其他城門都保留不拆了。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1966年這四道門被當時的台北市政府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進行大改造。
原本碉堡式城樓的東門、南門改建為仿北方宮殿式的琉璃瓦亭閣式建築,原為廊柱式城樓的小南門也一併整形,原貌盡失,僅城門基座還保持原狀。

北門原本也在改造之列,不過當時因為計畫要在忠孝西路上興建高架道路、打算拆除北門,所以就不改建了。後來北門高架橋開工時,在學者及文史人士極力爭取下,市府同意修改興建方案,不拆北門,才讓北門幸運逃過一劫,得以保留原貌至今。

(上)北門|東門
(下)南門|小南門

2018.121.jpg

SelfieCity_20190105190917_org.jpg
▲寶慶路、衡陽路交叉口「寶城門舊址」碑

SelfieCity_20190105191002_org.jpg
以城門為意象的裝置藝術



日本人拆掉城牆之後,以舊城牆的土地與基石為準,興建了寬度四十公尺的臺北環城道路,稱「三線路」,於1909年正式完工。

所謂三線路,是指仿照歐洲都市規劃的道路,在路中央設置2塊綠地,做分隔島的三線車道。

三線路的沿線,還刻意興建大批仿西洋式建築,饒富異國情調,使得臺北市曾有「東方小巴黎」之稱。

 

日本昭和初年間(約1930年代),臺灣引進西洋風俗,開始興起自由戀愛風氣,三線路一帶也成為臺北市區內約會散步的好地方。

在膾炙人口的台灣歌謠《月夜愁》第一段歌詞中,即描寫了在三線路上等待戀人的心情。



月色照在三線路,
風吹微微,等待的人那昧來



日治時期台北三線路.jpg
日治時期台北三線路(Photo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至於拆卸下來推估高達三十萬條的城牆石,都到哪兒去了呢?

日本人將這些石材做為建築材料使用,府城中心的官廳府舍,就大量使用了城牆石做
建築的基石,另外還有一部分拿來做水溝側面的基石。

捷運東門站附近,金山南路二段中華電信旁的「台北監獄」圍牆,就是以城牆石打造,見證了臺北城的歷史。


2F55A024-FB3F-4CA7-82FB-6244038665ED.jpg

延伸閱讀: 跟著水瓶子老師,走讀東門。臺北刑務所x華光社區x四六事件x金華官邸x青田七六

 


【更多走讀.散步】
▌臺北城西(大稻埕‧艋舺‧西門町)
領事館、洋行與藝旦酒樓<前篇>千秋街x李春生紀念教堂x永樂市場x六館街
領事館、洋行與藝旦酒樓<中篇>中和紡織x甘谷街x黑美人x大安醫院
領事館、洋行與藝旦酒樓<後篇>波麗路x圓環x寧夏夜市
大稻埕南段之旅-千秋街x陳天來故居x霞海城隍廟x太平町

艋舺巷弄探險趣!清代古早巷x神秘清茶巷x華西街摸乳巷x啟天宮x華江整宅
從河溝頭到新起町-機器局遺構
西寧市場x慈雲寺x艋舺將軍廟
西門町的前世今生-西門紅樓x天后宮x刺青街x電影公園x慈雲寺

從火車票房到四鐵共構-北車進化史

▌臺北城東
跟著水瓶子老師,走讀東門-臺北刑務所x華光社區x四六事件x金華官邸x青田七六
穿越齊東街,走讀清代米路古道-日式宿舍群x東門土地公傳奇
漫步幸町-「臺灣文學基地」齊東街日式宿舍群
漫步幸町-臺北琴道館x臺北書道院


大安庄歷史散步。新生南路一段日式建築 x 建國南路清代古厝
東城門外的天空:李鎮源故居x紹興南村x中正紀念堂今昔
東區大河傳說-忠孝東路有條河(上篇)
東區大河傳說-忠孝東路有條河(下篇)



▌昭和町(青田街‧溫州街)
漫步昭和町-青田街日式家屋(一)16棟紀錄:青田書院x青田七六x遊山茶訪
漫步昭和町-青田街日式家屋(二)6棟紀錄:聲音光年x青田茶館x和合青田x台北徠卡之家

走進臺北最美一條街!水瓶子老師講解老房子「青田七六」
百年相機品牌Leica進駐青田街,日式老屋打造「台北徠卡之家」
尋找清代水圳、溫州街老屋與人文速寫<上>
尋找清代水圳、溫州街老屋與人文速寫<下>

浴火重生「大院子」溫州街最美的日式老屋

▌城南(中正‧古亭)
走讀城南之美-從清領到近代的時空紀行。同安老街x 紀州庵x萬新鐵路x廈門街
漫步錦町(一):從金華街穿越舊時空!錦町日式宿舍群x錦安古物市場
漫步錦町(二):百年油杉與山林課日式宿舍x臺灣電力株式會社

走巷弄巡水路(一)霧裡薛圳第三支線:溫州街52巷x龍泉市場x奇幻怪怪屋x浦城街
古亭町巷弄散步(一)南昌路家具街x孫立人將軍官邸x臺大日式宿舍-戴炎輝寓所
古亭町巷弄散步(二)寧波西街x牯嶺街x百年骨科診所x哲學大師方東美寓所x南菜園日式宿舍群

此巷不通-和平東路二段秘巷。沾美藝術庭苑x電影《飲食男女》拍攝地x昭和老屋

▌城南(公館)
小山逛逛-蟾蜍山聚落探險趣x發現古圳道
消失的眷村記憶-漫步永春街嘉禾新村
水路交織的脈絡-走訪瑠公圳x大灣草圳計畫x台大醉月湖

走走汀洲路,尋找消失的萬新鐵路:公館、水源地、仙公廟x清代霧裡薛圳
藝居共生-寶藏巖歷史聚落散步

▌南港/內湖   
黑鄉到黃金,南港蛻變ing!茄苳公傳奇X闕家古厝X懷舊街屋X經貿園區走讀
內湖人文風情畫。梘頭福德祠x公民會館x水圳路x金龍禪寺

松山/信義
虎豹老霸王(一)松山奉天宮、永春陂濕地公園

▌士林/圓山
官邸、水圳與士林新街之旅(上篇)士林官邸X福德洋圳
官邸、水圳與士林新街之旅(下篇)郭家古厝X慈諴宮與潘宅X士林市場

▌北投/淡水
走一夏淡江大學(五虎崗x海事博物館x宮燈步道x克難坡)殼牌倉庫
重返清法戰爭古戰場、走讀淡水生態:程氏古厝x公司田溪x沙崙海岸x石滬心
漫步重建街山城聚落、體驗日式老屋:屎礐渡頭x米市土地公x戀愛巷x日本警官宿舍

「胡」說淡水四大廟宇與老老街(上篇)施坤山與黃東茂X敗滬尾X鄞山寺

「胡」說淡水四大廟宇與老老街(下篇)清水街龍山寺X清水祖師巖X重建街

▌新莊/板橋
響徹世界的鼓聲「响仁和」製鼓達人王錫坤x臺灣神社獨木大鼓
新莊水文人文巡禮<上>百年古圳x保元宮x地藏庵x廣福宮x文昌祠
新莊水文人文巡禮<下>港口與廟街x慈祐宮x戲館巷x挑水巷x米市巷x潮江寺


▌木柵/景美   
搭纜車上貓空!挑戰千階步道、細說百年古剎「木柵指南宮」

▌三重/蘆洲

蘆荻泛月(一)記憶河上洲_蘆洲李宅x湧蓮寺x保和宮x馬偕行腳x古早味切仔麵
蘆荻泛月(二)鷺洲隨筆_尋訪和尚港與洋樓古厝x鄧麗君之路x大廟口切仔麵


▌中和/永和
 搞不懂中和?!走讀瓦磘溝、廟子尾溝X廟美街、枋寮老街

▌其他
東北角卯澳漁村,百年石頭屋-吳家樓仔厝x提籃觀音x小卷米粉

 

arrow
arrow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