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jpg

離開鄞山寺,過馬路後走學府路73巷,進入淡水在地人與學生的生活圈。前面提到的庄仔內溪,這條路上還能找見到它的明渠。

學府路銜接仁愛街,攤商越來越密集,飄出大鍋熬湯的陣陣香氣,不到11點,大夥已經飢腸轆轆了!

阿吉老師推薦這條街上的麵包店「和正農作」,知名的鹽可頌,一出爐很快就售罄;「京華牛肉麵館」俗擱大碗,淡水在地人的最愛,「KOOKS異嗑堂」是間受學生歡迎的異國風味餐廳,手工漢堡必嚐。

254549499_4764377866914553_3096077434521651775_n.jpg
250010104_4764385143580492_6668541111953651593_n.jpg

250572697_4764383073580699_5143117138419665216_n.jpg
250716486_4764379100247763_7528048465957860931_n.jpg
仁愛街17號停車場旁,有一座土地公廟「鄧公里福德宮」,舊稱「庄仔內福德宮」。

淡水有條庄仔內溪,溪流所經之地稱庄仔內,現今英專路、仁愛街、學府路一帶都屬於庄仔內。隨著市區改制,現改為鄧公里(取鄞山寺的「鄞公」為名,但因台語發音,被誤做「鄧公」)。新一代的淡水居民或外地人,多半不知道這裡的舊地名,好在土地公廟留有一塊石碑,刻著「庄仔內福德宮重修」捐獻者,可佐證歷史。

此外,石碑上所刻的捐獻者,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如林本源號、洪合益號(日治時期台北三大富豪之一的洪騰雲)等,可見這座土地公廟相當重要。

250307409_4764380993580907_8011766679925010293_n.jpg

250153281_4764380216914318_1301794566879136796_n.jpg


254516274_4764378046914535_4203366436459940368_n.jpg
 


從仁愛街步入清水街,快餐店、生活雜貨、服飾、水果攤、藥行、彩券行...生活所需應有盡有,是淡水在地人的採買區。清水街走到底,遇到中山路,阿吉老師不走大馬路,帶大家從路口的「布埔頭福德宮」,鑽進防火巷,約行100公尺後,從英專路穿出,接到中山路,過馬路之後續走中正路。
252881905_4764381290247544_9156271992776202580_n.jpg
251741918_4764379383581068_10913423226400903_n.jpg
253849758_4764384453580561_2973671530938711663_n.jpg

中山路與中正路的夾角,有一棟圓弧形的建築,現為華南銀行,就是從前「施合發商行」的總部。
35062 (2).jpg
我覺得淡水最有趣的地方之一,就是有許多彎來繞去、高高低低、四通八達的巷弄,這些小路只有淡水人才懂走。而熟門熟路的導覽老師,就很會穿廊走巷,帶大家看見庶民的生活樣貌。

從中正路鑽進清水街,昏暗的巷弄,只點了幾盞燈泡,肉舖魚販、雞鴨熟食、蔬菜水果,各式生鮮食材擺滿了整條老街,濕滑的地板上,散落著菜葉與雞毛,婆婆媽媽手提菜籃,在叫賣聲此起彼落的攤上討價還價、閒話家常,熱鬧滾滾,這裡是淡水的傳統市場,既樸素又懷舊,充滿濃濃的人情味。

251420352_4764383746913965_862685728971228126_n.jpg

在人潮熙攘的清水街市場裡頭,藏了一座淡水龍山寺,是淡水四大廟之一。

龍山寺主祀觀世音菩薩,它與臺灣其他四座龍山寺(艋舺、鹿港、臺南、鳳山),都是分靈自福建晉江的安海龍山寺。最早建於清乾隆年間,咸豐三年(1853年)改建,至今也有超過一百六十年的歷史。

一般來淡水遊玩,頂多看看夕陽、逛逛老街,順路到福佑宮拜拜,很少會特地來逛市場,更別說走進龍山寺了。甚至,我是頭一次知道淡水有龍山寺呢!

251158595_4764378396914500_96960318662349213_n.jpg
門口有兩隻石獅子,都是開口獅。相當少見

252489483_4764382816914058_4033724794460397600_n.jpg
250988825_4764381790247494_3712334843859133386_n.jpg

254480140_4764381776914162_2250792798973532264_n.jpg
龍山寺前殿,擺了一尊木雕的韋馱神像,阿吉老師講了關於「掛單」(借宿)的習俗。

在台灣寺廟只要有供奉觀音菩薩的寺廟,大部份都會配祀伽藍尊者與韋馱尊者兩大護法。韋馱護法被安奉在觀世音菩薩左方,粉面無鬚、身著甲冑、肩披飛帶、手執金剛杵;而伽藍護法是在觀音菩薩右方,紅臉黑髯、身著鎧甲、肩披飛帶、腰佩寶劍,英氣逼人。

韋馱尊者在護持佛法的時候,大概有三種姿態,一是雙手合掌捧杵,表示接待的意思,凡是四方遊僧前來掛單,必受供養;二是持杵靠在肩上,表示接待僧侶小住,但不能住太多天,若是以手按杵據地,表示小廟恕不接待外來僧家之意。

下回去艋舺龍山寺,就可以觀察一下韋馱尊者,看看與淡水龍山寺是否相同!

252018827_4764378333581173_5140967396267760744_n.jpg
▲淡水龍山寺入口的韋馱神像


從清水街,緩緩上坡,來到清水巖祖師廟。這裡是淡水五虎崗第三崗的至高點「崎仔頂」。

251515755_4764379720247701_1234994541111861943_n.jpg
 

250930026_4764385060247167_2524083295701916148_n.jpg


建於1937年的淡水清水巖祖師廟主奉「蓬萊老祖」,也稱「落鼻祖」,相傳常以落鼻示警,為蒼生消災避厄

同治六年(1867年)祖師遶境石門,突然落鼻,石門鄉民因而免去震災之禍,遂以「落鼻祖師」聞名。早年,淡水地區常遭瘟疫、蟲旱等災,當時都仰賴祖師佛力救治,尤其光緒10年(1884年)清法戰爭滬尾之役,祖師顯聖,帶領天兵神降助攻,驚退法軍。後來獲光緒皇帝敕賜「功資拯濟」御匾,現仍懸掛在廳內。

251091601_4764380680247605_7231190734657494890_n.jpg
251493194_4764382303580776_6412630711263017599_n.jpg
251159858_4764382416914098_4536942715384768896_n.jpg

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軍轟炸淡水,祖師廟曾被砲火轟擊,但卻毫髮無傷。其中有兩顆炸彈,正好就落在廟裡,結果居然沒有爆開,信眾認為是祖師爺庇佑。後來在清除火藥後,將砲彈改為燭台,放置在正殿兩側紀念。
S__2369099.jpg



清水巖的左側有一陡長的後巷,拾級而上,銜接寬闊的石板路,這條街是淡水第一條老街-重建街,是昔日滬尾街時代的頂街。

從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葉曾繁榮鼎盛,知名政商名流人士都是居於此。

252177291_4764378090247864_6267840475016857040_n.jpg

 

 

251520514_4764381690247504_1430299449144603709_n.jpg

253244513_4764384103580596_1488818299675430948_n.jpg

251273999_4764379353581071_2271822969924388664_n.jpg

寫出「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歌詞的醫生作家王昶雄,就是住在重建街30號。

他在談戀愛時,常常會護送女友林玉珠回清水街,路程中經過重建街14號旁的這條小巷,因此這條巷子便成為兩人的「戀愛巷」。現在則是文青、網美的淡水打卡景點。


延伸閱讀:漫步重建街山城聚落、體驗日式老屋之美。屎礐渡頭x米市土地公x落鼻祖師x戀愛巷x日本警官宿舍
250679726_4764384196913920_9020393193407652569_n.jpg

S__2302306.jpg
▲重建街戀愛巷


250780010_4764382983580708_7062949871550024956_n.jpg
沿著「淡水警官宿舍」旁的彩繪牆往下走,來到今天最後一站「淡水福佑宮」
254294120_4764383336914006_2195429674848830101_n.jpg

 

252470389_4764377776914562_1813322754878873414_n.jpg

淡水四大廟之一福佑宮,是淡水創建最早的寺廟,草創於清乾隆年間(1782年),後於1792年重建,至今有兩百多年歷史。福佑宮主祀媽祖,媽祖是航海之守護神,受到航海來往商人的信奉敬仰。
251021239_4764382253580781_1809777776471819628_n.jpg

福佑宮內保存著一面清嘉慶元年所立之「望高樓碑誌」,碑文記載說明當時有許多船隻,誤將公司田溪出海口(稱「假港」)當作淡水港,不小心開了進去,導致船難頻頻發生;後來在福佑宮住僧的召集下,由船頭行捐資建塔樓,名為「望高樓」,並請工人每夜燃燈指引船隻方向,是臺灣第一座燈塔。

可惜這座燈塔在日治末期坍塌,二戰期間,燈塔的砌石被拆卸拿來搭堡壘,現已完全消失。所幸有保留一塊碑誌,崁在福佑宮虎邊牆上。

123984259_3699516686734015_5460271887586762118_n.jpg

關於「望高樓」以及清法戰爭的故事,歡迎參考這一篇:

延伸閱讀:重返清法戰爭古戰場、走讀淡水生態之美。程氏古厝x公司田溪x沙崙海岸x石滬心

cover.jpg

走讀行程:捷運淡水站1號出口→金色水岸話蚊子穴之古今繁華→遠眺觀音山與日治時期水上機場遺址→港仔溝憶「敗滬尾」憾事→鄞山寺看風水(學府路)→庄仔内福德宮聊義舉(仁愛街)→布埔頭福德宮(清水街)→滬尾清真寺(中正路)→淡水龍山寺聊和尚掛單(清水街)→米市街(清水街)→重建街→十八相送的戀愛巷→淡水清水巖話蓬萊老祖神蹟→福佑宮談族群融合(中正路)

◎感謝台北市安全漫遊協會主辦
◎感謝胡添吉老師(阿吉老師)公益導覽


◎參考/引用資料:

淡水老街踏查- 港仔溝
臺北縣縣定古蹟淡水水上機場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pdf (ntpc.gov.tw)
敗滬尾.拜滬尾


※本文非關任何商業行為,純粹為個人研究筆記。部分文字、老照片擷自網路,若有版權問題或錯誤之虞,懇請告知。
※如欲轉載或分享本文請先EMAIL或留言告知。謝謝
 



【更多走讀.散步】
▌臺北城東
穿越齊東街,走讀清代米路古道、東城外最美日式宿舍群x東門土地公傳奇
漫步幸町-齊東詩舍《臺灣文學基地》日式宿舍群x台北最美文學聚落
漫步幸町《臺北琴道館》聆聽古琴、欣賞齊東街最美日式建築x臺北書道院

大安庄歷史散步。新生南路一段日式建築 x 建國南路清代古厝

▌臺北城西(艋舺‧西門‧大稻埕)
台北|艋舺巷弄探險趣!清代古早巷X神秘清茶巷X華西街摸乳巷X啟天宮傳奇X華江整宅
台北|西門町的前世今生。西門紅樓X天后宮X電影街X刺青街X電影公園X慈雲寺
領事館、洋行與藝旦酒樓、文人雅士的足跡<前篇>大稻埕懷舊小旅
領事館、洋行與藝旦酒樓、文人雅士的足跡<中篇>大稻埕懷舊小旅行
領事館、洋行與藝旦酒樓、文人雅士的足跡<後篇>大稻埕懷舊小旅行
大稻埕南段之旅-貴德街x陳天來故居x霞海城隍廟x太平町x法主公廟

巷弄學人文導覽-遺跡隱味.從河溝頭到新起町-機器局遺構x西寧市場x慈雲寺x艋舺將軍廟

從火車票房到四鐵共構--台北車站小故事

▌臺北城南
走讀城南之美-從清領到近代的時空紀行。同安老街x 紀州庵x萬新鐵路x廈門街
尋找清代水圳、溫州街老屋與人文速寫<上>搞懂堀川、瑠公圳、霧裡薛圳x一期一會加羅林魚木
尋找清代水圳、溫州街老屋與人文速寫<下>紫藤廬x殷海光x臺靜農x立石鐵臣x大院子
浴火重生「大院子」溫州街最美的日式老屋x玻璃屋歐風餐廳
古亭町巷弄散步x孫立人將軍官邸x臺大宿舍戴炎輝寓所

青田街日式老屋散策。聲音光年X青田七六X遊山茶訪XLeica Store

▌木柵景美   
搭纜車上貓空!挑戰千階步道、細說百年古剎「木柵指南宮」

▌南港內湖   
黑鄉到黃金,南港蛻變ing!茄苳公傳奇X闕家古厝X懷舊街屋X經貿園區走讀
內湖人文風情畫。梘頭福德祠x公民會館x水圳路x金龍禪寺

▌淡水
走一夏淡江大學(五虎崗X海事博物館X宮燈步道X牧羊草坪X克難坡)與殼牌倉庫
搭輕軌遊滬尾-重返清法戰爭古戰場、走讀淡水生態之美。程氏古厝x公司田溪x沙崙海岸x石滬心
搭捷運遊淡水-漫步重建街山城聚落、體驗日式老屋之美。屎礐渡頭x米市土地公x戀愛巷x落鼻祖師x日本警官宿舍


▌新莊三重
響徹世界的鼓聲「响仁和」製鼓達人王錫坤x臺灣神社獨木大鼓
新莊水文人文巡禮<上>百年古圳x保元宮x地藏庵x廣福宮x文昌祠
新莊水文人文巡禮<下>港口與廟街x慈祐宮x戲館巷x挑水巷x米市巷x潮江寺


▌中和永和
 搞不懂中和?!走讀瓦磘溝、廟子尾溝X廟美街、枋寮老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