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趁著午後陽光和煦,到附近走走。

新生南路上,蒼翠的楓香樹梢點綴了些許嫣紅;銅鈴般的果實灑落一地。

斜頂黑瓦的日式老屋、獨立書店、咖啡館,錯落在綠蔭蓊鬱的巷弄間。
充滿文學氣息的溫州街,是走一趟就會愛上的地方。

不過,兩百多年前,這裡曾是水圳流貫的阡陌農田,只有幾戶人家散居在鄉間。

日治時期1928年,日本人創立「臺北帝國大學」,才逐漸發展成人文薈萃的住宅區。
以溫州街、青田街為主要軸線,兩側蓋滿日式宿舍,昔稱「昭和町」,是來臺日本學者及家眷的生活居所。

戰後,臺北帝大由國民政府接收,並更名「臺灣大學」,溫州街的教授宿舍,自然成了臺大管理的校產。

這些校產,有的被妥善運用、有的被改建大樓,還有很多至今仍任其風吹雨淋、崩塌損毀,形同廢墟...。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起走。臺北帝國大學

我從臺大正門起走,打算沿著清代水圳路,繞進溫州街,細數巷弄裡的吉光片羽,紀錄它的歲月流轉。

首先來到臺灣最高學府,臺灣大學。

正面這座造型樸拙堅實,猶如堡壘般的校門兼守衛室,是在1931年所建,
建材採用褐色面磚和北投唭哩岸石,原汁原味保留了原始樣貌。

1990年代,臺北市推行無圍牆校園,臺大新生南路側的校園圍牆陸續拆除改建,正門則在1998年獲指定為臺北市定古蹟。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西元1942年(昭和17)帝國大學校門/圖片來源:臺大校史館
 


 被誤解的新生南路:堀川 

為奠定現代化城市的基礎,1933年,總督府取廢河道,闢建排水溝渠(特一號排水溝),俗「堀川」,從臺灣大學正門沿著新生南路、新生北路直到基隆河口,兼具市區防洪和排水的功用。

排水道兩旁修築了道路,稱做「堀川通」,各重要路口鋪設木橋供人車通行。

堀川兩岸種植杜鵑與柳樹,綠柳依依,隨風飄搖,亦有「綠川」之雅稱;直至國民政府來臺後,才改名「新生大排」。

1972年,市府為了拓寬新生南路,將新生大排加蓋,新生北路則是部分路段加蓋,並興建新生高架道路。

兒時住在青田街七巷六號(今「青田七六」)的作家亮軒,曾如此描述堀川:

「它像一條野溪,水很乾淨,河邊長滿了像茼蒿的鵝草。」

舒國治在《水城台北》一書中,對於加蓋前的河,印象最深的,兩岸都是柳樹,所以很多人都叫它「柳公圳」。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日治時期的堀川與堀川通(圖片來源:維基百科資源共享)

1531641_10151983526109531_1111282930_o1972.12.19新生崛川加蓋工程.jpg
▲1972年堀川加蓋(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不過,經常有人會把新生南路底下的堀川誤認為瑠公圳。

就連柯P市長也曾在造訪韓國首爾清溪川之後,高喊要「打開新生南路,重現瑠公圳」,想法雖然不錯,可惜新生南路不是瑠公圳。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延伸閱讀:水路交織的脈絡-走訪瑠公圳x大灣草圳計畫x台大醉月湖

 


 認識瑠公圳  

瑠公圳是台灣早期農業社會重要的灌溉水圳,澆灌臺北盆地廣大的農田。

本籍福建漳州的郭錫瑠(1705-1765),幼年隨父親渡過黑水溝,移民來台灣,原本居住在彰化,後與族人從彰化北上,於臺北中崙庄、興雅庄附近開墾。

早年臺北盆地天然溪流、埤塘遍佈,先民引埤塘水源來耕種,但逢旱災時,農田便無法開墾,影響稻作收成。為解決水源問題,郭錫瑠決定大興水利、探詢水源。


1740年郭錫瑠變賣家產創立「金順興」號,帶領眾人遠赴新店溪上游青潭溪附近,打算鑿圳引水到家園。

這距離大約有十多公里長,還要跨越景美溪,困難重重,而且水源處是原住民的地盤,侵門踏戶免不了要受到泰雅族人攻擊。由於工程艱鉅,加上資金不足,延宕多年未能完成。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瑠公圳水源頭(圖片來源:水利署)
 

1753年,瑠公與大坪林圳五庄締約,改由蕭妙興等墾戶接手施工,1760年鑿通石硿圳路,為「大坪林圳引水石硿」(今開天宮下方),前後歷時20多年完成。

當時稱「青潭大圳」或「上埤大圳」,由金合興號與瑠公共用水源。金合興號修築渠道、給水路,灌溉新店大坪林地區,稱「大坪林圳」;瑠公則另修渠道幹線通過新店地區,並築木梘導水跨景美溪,經過今景美、公館、大安區、信義區、松山等地,稱「瑠公圳」。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跨越景美溪的瑠公圳橋(圖片來源:瑠公圳文教基金會)


後來,瑠公擔心水量不足,又繼續往更上游的青潭堰北側取水。

不過,當時引水的方式並不理想,架設於溪面的木梘經常損壞,改用去底水缸接成暗渠,又遭颱風沖毀,郭錫瑠受到打擊抑鬱而終。

最後由他兒子郭元芬繼承了老爸的開圳大業,並改良引水設施,改建木梘為尖底木梘,後人稱它為「菜刀梘」;並於1773年再度將取水口改到
碧潭 ,另築引道越過景美溪,1778年終於大功告成,稱「下埤大圳」,灌溉臺北東側一千兩百餘甲田地
 

在臺大校門右側的新生南路上,就有一塊「瑠公圳原址」碑,概述了這段開圳的歷史。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不過,碑文最後一句寫著「新生南、北路部分路域,皆圳址也」

瑠公圳有流經新生南路嗎?

新生南路底下明明是日治時期闢建的堀川,並非瑠公圳,為何「瑠公圳原址」碑要豎立在此地?

仔細對照地圖,臺灣大學西側的新生南路上,的確有一小段路是瑠公圳第二幹線圳路。不過僅通過新生南路約五百米後,就彎到巷子裡去,並銜接比瑠公圳更早開闢的霧裡薛圳。

即便在1907年,日本人為了方便管理水源,將這些水圳通通整併為「瑠公水利組合」,但是將瑠公圳原址碑立在新生南路上,仍然不妥。

幾年前就有專家學者建議予以正名,或將原址碑遷移他處,但並未被採納,瑠公圳的名氣地位,竟勝過還原史實的重要。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基督教浸信會懷恩堂 

新生南路三段瑠公圳原址碑的對面,是創立近七十年的基督教浸信會懷恩堂。

懷恩堂的歷史要追溯到國民政府遷台之初,原本在上海宣教的美國宣教士高樂民(Inabelle Coleman),隨著失利的中華民國政府,輾轉來到了台灣,與廈門浸信會的李夏蘭吳友芬在和平東路的宣教士住處,開始了英語查經班。

當年聖誕節晚會,小小的教室來了一大群小朋友,熱鬧非凡,歡樂的氣氛感染了當地居民。

隨著信徒人數日益增多,高樂民增加了國語主日學,
1953年正式定名為「浸信會懷恩堂」。在原有的教室不敷使用之下,高樂民找到新生南路三段現址,破土興建教堂,1955年竣工。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第一代基督教浸信會懷恩堂(圖片來源:懷恩堂網站)


目前所看到的教堂,並非最初興建的樣式,而是後來又於1984年重建的新禮拜堂。

比較特別的是,教堂並非傳統西方教堂樣式,而是融合中國傳統建築與現代語彙,展現
基督教融入本土化的決心。

懷恩堂由設計臺北車站、東海大學路義思教堂的近代建築大師陳其寬(1921-2007)設計,邵鳴九建築。這淺黃色厚重的屋頂造型,與臺北車站的屋頂如出一轍。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溫羅汀。書店街 

由溫州街、羅斯福路和汀州路交織而成的「溫羅汀」,有少見的高密度書店群,大大小小有30多家獨立書店、主題書店、二手書店散落在巷弄,穿梭其中,彷彿來到東京神保町。

常有人惋惜,戰後有「書街」之稱的重慶南路,沒落消失,是因為現代人不再看書。實體書店一家家倒閉,是因為大家改到網路買書。

不過,走一趟溫州街,會發現臺北的書店沒有減少,只是轉移陣地,在這巷弄裡遍地開花。這裡的書店書籍種類眾多、各種領域的書籍都能找得到。且經營方式各有特色;新生南路上雖然有誠品書店,但獨立書店們還是比誠品有趣得多。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從聯經書房旁的窄巷子轉進去,巷底有一道通往地下室的階梯,兩旁貼了一層又一層的傳單與海報。

這裡是開了37年的
獨立書店「唐山書店」。


"我們沒有華麗的裝潢,但我們在微暗的地下室為你張羅了學習之海"

唐山書店成立於1982年,是由當時讀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生陳隆昊成立。

一開始是自己找印刷廠印製原文書(俗稱盜版書)後來因為生意不錯,店內陸陸續續增加了其他原文書。在台灣解嚴前後時期,陳老闆率先帶進社會主義思想、香港印製的簡體字匪書、台灣社會研究及各類研究論文,以及被視為左派思想的「禁書」,是當年求知若渴的學子們的知識堡壘。


唐山書店店面看似簡陋,但藏書量相當驚人。文史、哲學選書尤其豐富完整,還設有簡體字書籍專區現在仍是文史研究者及學生寫論文找參考書最愛逛的「地下書店」。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離開唐山書店,前方巷道是羅斯福路三段333巷,這一條巷子是1950年代羅斯福路拓寬後才開通,銜接溫州街到羅斯福路的小巷弄。

右轉約100公尺,社區公寓一樓有家獨立書店
「南天書局」,俐落的招牌和刻意退縮的櫥窗,牆面掛了張古地圖,讓人忍不住要往內瞧。

推門進入書店,面積其實不大,甚至有1/3是拿來當作辦公室,但這裡卻是收藏台灣史學、漢學、地理、醫學等學術書籍最豐富、最專業的書店,是台灣歷史研究、做田野調查的朝聖之地。

創辦人魏德文,畢業於台北醫學院藥學系。求學期間曾在美國學者費正清創立的「美國亞洲學會」中文資料中心打工三年,被西方有系統的研究方式吸引。對文史方面有濃厚興趣的他,當年有感於台灣在歷史、文化方面著作資源非常少,於是毅然投身出版業,1976年成立「南天書局」。

為還原台灣四百多年歷史原樣,四十年來賴德文辛苦蒐集散落在各地的台灣史料、珍貴的圖像、影像以及原版古地圖數千張,並舉辦過大大小小回顧展覽,對台灣學術研究貢獻良多,曾獲得第28屆金鼎獎「終身成就獎」。

喜歡研究地圖的我,真是太喜歡這家店了!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人文歷史、民俗學相關書籍相當豐富,並有許多日文原文書。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史學、漢學藏書也相當豐富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南山書局最讓人眼睛一亮的,就是這些完整的台灣各地區、各時期的古地圖。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南山書店隔壁的【coco.Brownies】,是一家美式現烘傳統布朗尼甜點專賣店。布朗尼的扎實嚼勁與綿密兼具的口感滋味,讓人十分難忘。這間小店以外帶為主,也有少許座位,可供內用甜點與飲品。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延伸閱讀:臺大公館商圈最強甜點【cocoBrownies】傳統古法美味布朗尼專賣店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台電加羅林魚木 

羅斯福路三段333巷繼續往北,來到新生南路三段86巷口,右邊是真理堂。

左轉不遠,一棵約五六層樓高,枝繁葉茂的巨樹映入眼簾。

這是地方上著名的「台電加羅林魚木」。每到四月,就會像爆炸般地炸滿一樹嫩白色的花朵,美麗壯觀。

加羅林魚木並非台灣原生種植物,最初是東南亞友邦送給台灣相關單位。一共有三株,其中一株台電員工在1980年時種植,據說它原本只是一棵平凡的路樹,鄰里街坊並未留意。但就在2000年時,突然滿樹盛開引起關注,又經過媒體報導而成了小有名氣的打卡景點。

如果四月份來到溫州街,可別錯過難得一見的加羅林魚木開花喔!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台電加羅林魚木(拍攝日期4/8)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老字號冰店:臺一牛奶大王   

從新生南路三段86巷,折回新生南路,1956年營業至今的老字號冰果室「臺一牛奶大王」,是老公館人、台大學生的青春記憶。
每次只要來公館逛街或到台大打球運動,結束後肯定要來這裡喝一碗紅豆湯圓、或吃一碗剉冰才痛快。


臺一最出名的是手工湯圓。每到元宵或冬至,購買的人潮從清晨五六點就開始排隊到深夜。臺一的湯圓皮兒軟Q ,芝麻內餡綿香細緻,甜而不膩。花生湯、紅豆湯也是滾到恰到好處,顆粒軟綿順口,說是「全臺第一」也不為過。

而因應季節變化推出的草莓冰、芒果冰,或招牌必點的紅豆麥角牛奶冰、布丁牛奶冰等,更是孩子們的最愛。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臺一」歷經了三次的改名。在創立初期叫最「海源飲料總匯」,是以販售台大校內僑生大馬風味料理、沙嗲及飲料冰品的的餐飲店,位置靠近台大舊體育館附近。
1964年搬到新生南路的現址,並改名為「全成冰菓店」。當時的「堀川」還在,冰店老闆還特地搭設了一座木橋,方便同學前來消費

但是後來為何又改名為「臺一」呢?


1975年,全成冰菓店要去申請營業執照,這才發現該名稱已被其他水果行登記使用,而主管機關認為水果行、冰菓店屬相同行業,必須另外取名字。老闆就在煩惱店名的時候,抬頭看到店門前的公車站牌「臺大一站」

靈光一閃「好吧!就將店名取作臺一吧!」所以有了臺一這個店名。也意外地為已經消失的「臺大一站」留下了歷史印記。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台一冰店舊照(拍攝於店內)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台一冰店舊照(拍攝於店內)
冰店前方跨越大水溝的木橋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臺一牛奶大王隔壁,是一幢木造民房改建的咖啡廳(※更新2020/8 已改為cama咖啡)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緊鄰的又是另一棟老屋改造的義式餐廳「光一肆號」。2018年甫整修完成,是一間結合咖啡酒館的義式餐廳,坐在窗邊,一眼望去盡是綠意盎然的樹景。

面向新生南路的低矮建物,隨著都市更新的腳步,隨時都有可能會消失。喜歡老屋咖啡的人,得把握這幾年的美好光景了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延伸閱讀:日式老屋改造【光一肆號】精緻洋食咖啡屋,入夜變身小酒館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新生南路三段人行道改造計畫

逛累了,在新生南路上找把椅子坐下來。

會發現整條路上,每一把座椅都不太一樣。有的是木條椅,有的是石板椅,上面還刻了詩籤、呼應當地的文學氣息(?)

這些特色座椅,是源自「2016世界設計之都」計畫。

台北市政府為打造友善人行空間,於2013年推出新生南路三段改造方案,該計畫內容包含拓寬人行道,設置自行車專用道、鋪設人行道透水鋪面、降低熱島效應、圍塑完整綠廊意象、結合地方特色的休憩座椅、設置亮點區域等等,讓新生南路三段成為全台第一條「示範人行道」。

說實話,比起其他道路,新生南路三段原本就是住宅密度低、車流量不高的路段,尤其西側是學校,人行道要拓寬就拓寬,不會有太大的阻力。

但是住宅區的部分,就會有各種不同的聲音出現。危險路段的行人安全問題、停車格排擠問題、騎樓占用問題、天橋拆除與否等等,許多問題同時浮出檯面,牽動到周邊鄰里巷弄。

就我個人全程參與住戶會議,至實施後的觀察,承包單位顯然以「美化」為優先任務,對於像日本這些進步國家以「透過設計來改善道路安全」的理念,顯然還是欠缺經驗的。

且該單位對「美」的定義,也與居民想法有很大的出入。膚淺以為只要填滿俗艷的彩繪、人為造景藝術,就可以博取社會大眾的認同。

例如提案單位處心積慮要設置多處「亮點」裝置物、甚至還曾提出在懷恩堂前地面描繪地景藝術,帶入書香氣息,都遭居民強烈反彈。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提案書內容之一,看似討喜的裝置藝術,卻無法讓人產生共鳴。書香是整體氣氛的呈現,吉祥物、書本這一類具體的造型物,不但無法讓街道更有書香氣息,還可能成為藏汙納垢的大路障及視覺暴力。

在居民心目中,低汙染的單純商圈、綠意圍繞的住家環境,教職學生穿梭其間,自然流露的學鄉氣氛,才是這裡無可取代的美。

況且人行道上的Street furniture (街道設施/家具)已經非常多了,電箱、路燈、路標、座椅、垃圾桶、公車站牌、Ubike停車格、還有店家擺放在騎樓的看板....零零總總,能讓所有設施井然有序、鋪面平整暢通,路標清晰可見,再透過綠化降低燥熱、淨化空氣,這就已經了不起了,根本無須畫蛇添足,增加視覺負擔。(但最後還是被硬塞了幾組無用藝術進來
..)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缺乏環保意識,只會增加視覺負擔的無用裝置藝術。一共有四座,美其名是打卡點...

加上咱公共建設的施工水準,透水鋪面、花圃的收邊都很潦草。

更不用說無障礙設施了,設計案裡跟本沒提到。還是全部完工之後,有一天,突然工人又把鋪好的十字路口鋪面挖起來,重新補了幾片導盲磚。

唯一開心的是人行空間加寬,且有自行專用道,行人與自行車相撞的情形減少了。

我就曾親眼目睹自行車為了閃避行人,結果自己摔車撞路邊花台的。還見過自行車與機車在巷口相撞,是因單行道視線受阻,看不到自行車通過,加上機車在路口沒有等停才會發生事故。這些問題,必須透過「設計」,例如減速丘、跳躍路面、閃燈提醒、淨空路口...等諸如此類來改善道路結構,提高安全係數,而非放個「學校前方,請下車牽行」之類的文字看板,以為這樣就安全無虞。

總而言之,這條示範道路,不知是否對其他地方起了帶頭作用。多年過去了,臺北市的人行道,改善了多少?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新生南路三段示範人行道。粗糙的施工水準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造價不斐的石板坐椅,刻上詩籤,就很有文學氣息?


 通學路X瑠公圳遺址 

新生南路三段燒臘名店「鳳城燒臘」的左側有一塊三角形的畸零地,長期被居民隨意棄置雜物,路過時偶爾還會飄散一股臭味,最近終於整理成一個綠化空間。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為何會有三角畸零地呢?

原本農田遍佈的南溫州地區,隨著1928年臺北帝大的創立,周邊也規劃成教職員宿舍區;從1932年的台北市街圖,可看到被水環繞的臺北帝大西側,有一條筆直的道路,從操場左上緣往西北方向斜行,跨過溝渠後再往北連結住宅區。

校園旁的道路是現在的新生南路三段、新生南路左側是溫州街。而這塊三角畸零地,其實就是這一條斜行的道路。直到1970年代末道路重新規劃後,這一條斜行巷道才逐漸廢除。

全螢幕擷取 2024517 上午 083805.jpg
▲日治時期的台北市街《臺北州管內全圖》1932年(圖片截自中研院台北市百年歷史地圖)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1970年代至1990年代的巷道變化

再查閱1945年美軍航照圖,就更清楚了!

這一條斜行道路銜接住宅區與校區,中間有一座跨越河圳的橋樑;河溝約略與新生南路平行,是早年灌溉周邊農田的瑠公圳(第二幹線);圳溝往北流到新生南路三段54巷的閘門「九汴頭」之後,再分出支流。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鳳城旁的三角畸零地,不但是從前帝大教授、學生們的通勤通學路,更是百年瑠公圳曾流過的地方。如此深具歷史意義的地方,真的不該被埋藏在荒煙漫草下呀!

如今已整理可供市民休憩及教育展示空間「洵跡」,現場以實體造景,如石籠、水缸暗渠、便橋等,呈現農業社會常見的裝置,唯獨缺少的是昔日地貌的說明。

【便橋】便橋又稱平板橋,常見於水道較窄的位置,僅供人員通行較多,也是農村常見景象。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石籠】護岸、擋土牆常用之生態工法之一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水缸】舊時代科技及物資沒有像現代這樣發達,瑠公在開挖水道時遇到需要架設涵管時,利用水缸將底部切除後再一一相連成一條涵管,埋在地底,有如現今的水泥管一樣的功能。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走到畸零地的最底處、昔日的通學路上有一根電線桿,這是一個有年代的古董,在台北市電線尚未地下化之前才有的木製電線桿,上面還有陶瓷礙子呢!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石板路旁用大小石子圍出一條淺淺的水圳。可惜裡頭沒有水,否則還會更有意境。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四十年老店:鳳城燒臘

洵跡的隔壁,是開業超過四十年的港式燒臘店「鳳城燒臘」台大店。

每到用餐時間,人客絡繹不絕。三寶飯、臘味飯、乾炒河粉固然是店裡的招牌,但我更愛吃化皮燒肉飯。熱騰騰白飯上,烤得皮酥肉嫩的三層肉,淋上店家獨門醬汁和開胃菜,三兩下就扒個精光!

還有,我個人特別推薦廣東粥、皮蛋瘦肉粥。粥品味道清淡卻很順口、吃不膩。


記得多年前的清明,和父母及兄長到公館一帶掃墓,下山後帶著家人到這裡用餐。當時腸胃不適的母親搖頭嘆氣,委屈地說她不吃。我幫他點了一碗瘦肉粥,他勉強嚐了一口,又舀第二口,接著又喝第三口....不一會兒工夫就把一大碗粥喝到見底。

母親心滿意足地微笑:「齁甲,這粥滾得很綿...」看著體弱的母親,喝下那碗粥,心中滿是感激。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化皮燒肉拚雞腿飯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女巫店。女書店

到鳳城燒臘吃飽喝足後,別忘了前方這條巷子裡,有兩間很具代表性的店:台灣獨立音樂的推手「女巫店」以及華文地區第一家女性專業書店「女書店」。

位在新生南路三段56巷7號一樓的「女巫店」,剛起步時,我只聽說他是女同志去的店。店裡有地下樂團演出,一直給人神秘的印象。

白天看起來是一般的咖啡廳,可以三五好友聚餐聊天、玩桌遊;但是到了傍晚,招牌點亮,店門外總是聚集人群,曾見過人潮多到隔壁巷子口。後來才知道原來是一間Live House,陳昇有在這演出過,還有吳青峰(蘇打綠)也是這裡起家的。

女巫店創辦人彭郁晶,最早是西華飯店的廚師,因為樓上的女書店老闆一通電話,邀他在一樓開咖啡館。

「開始只想開一間女生可以玩很晚的店」彭郁晶說。

店內放著台客音樂、椅背掛著胸罩,讓女性可以輕鬆解放。


從咖啡館跨入Live House的契機,是在開業後隔年1996年夏天。骨肉皮樂團的阿吉、阿峰因「Scum」受到警方稽查而業,他們帶著滿車的器材來到女巫店,問彭郁晶是否願意接收器材,並且讓他們來演唱。

個性豪爽的彭郁晶,一口就答應「來吧!來表演吧!」

就這樣,轉眼20年,女巫店已寫下了台灣音樂重要的一頁歷史,他
給了台灣年輕音樂人,那些還默默無聞卻有著滿身才華的樂手,一個沒有顧忌,盡情發揮的空間。

這裡孕育了許多具影響力的歌手,陳綺貞、張懸、紀曉君、巴奈、盧廣仲、吳青峰等,都曾經在這駐唱,從沒有觀眾到座無虛席,在台灣的音樂圈中,他們創造出許多主流外的選擇。

如今,女巫店已是台灣Live House 表演空間尚存、且歷史最為悠久的音樂聖地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女巫店Live House (照片及部分訪談摘自女巫店臉書)

女巫店的樓上的「女書店」,是華文地區第一家女性主義專業書店。成立於1994年,是由一群婦女運動工作者、關心性別平等議題者共同催生而成。

店內專業收集中文地區最完整的女性、性別議題圖書與影音產品、引進與女性創作、生活等相關商品的展示販售。此外,更提供溫馨的交流空間,經常舉辦展覽、講座、新書發表會。

溫馨的閱書環境,一進門就讓人格外放鬆。除了
女性主題書籍外,也設有同性戀議題專區、文學、藝術及社會學等各種書籍。

2017年7月女書店曾因財務困難一度歇業,引發譁然。所幸隔年在財務重整之後重新出發,讓女書店的精神得以延續。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女書店招牌文字是由書法家董陽孜女士親題( 圖片來源:女書店臉書 )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女書店提供溫馨的交流空間,經常舉辦講座、展覽、新書發表會。(圖片來源:女書店FB)

除了書店門市,女書店也有自己的出版體系。我特別感興趣的,是自家出版書籍的背面印著像甲骨文般的LOGO文字。

乍見以為寫著「文秀」二字,其實是
「女書」!關於這文字的由來,頗富傳奇性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這文字是源自中國湖南省江永縣。

傳說,當地流傳著一種只有婦女會認會寫的文字,是不識漢字的湘楚女子獨創。

這似錦織、似圖畫的文字,僅僅用六百多個單字就能寫作,她們互通訊息,歌詠人世的悲歡喜憂,呈現女性的情誼與生命,並透過母女代代相傳,在姐妹好友間傳唱。


文革期間,會寫女書的人被視為妖女,使江永婦女被迫緘默、封筆。但她們在過世時,仍會以古禮焚書陪葬,期待到地下繼續唱和。

1986年經學者披露,引起全球矚目,婦女新知出版社代表鄭至慧代表前往大陸,與當地學者合作研究,1994年女書店開張,即以女性書寫系中重要的江永女書文字「女書」二字做為女書出版LOGO


 


明目張膽賣匪書「明目書社」

從女書店所在的巷子(新生南路三段56巷)往溫州街方向走至交叉口,左側國宅公寓一樓的「明目書社」,也是一間歷史悠久的獨立書店。

門口釘著一片手寫的木頭招牌,外頭不時堆放裝滿書籍的紙箱,像極二手書攤,稍顯凌亂。

以前,我一直把叫做「明日書社」,某日,定神一瞧,發現我居然少看一筆劃....!啊,我果然不夠明目!

 

"讀書使人明目"

台大哲學研究所畢業的老闆賴顯邦先生,對書本有獨到的見解。他曾說:「書,不是商品,是思想的載具」

明目書社雖然沒有華麗裝潢、文藝氣氛,但是有內容豐富扎實的專業書籍和飽滿的人情味,這才是老派文人想要的。

早期,賴老闆幫朋友從大陸帶簡體書來臺,當時臺灣非常缺乏文史專業書。於是他將許多書、包含被視為禁書的簡體字書,明目張膽地在臺大門口擺起小書攤,也是「明目」店名的由來。

 

後來在溫州街租了個小店面,1990年成立明目書社,成為台大周邊最早賣簡體字書的店。

老闆
蒐羅各種人文、社會、歷史、哲學書籍,每逢星期四是固定的進貨日,一落落裝滿新書的紙箱,就擺在門口小院子讓客人挑選。

我之前住家就在明目書社斜對面,常看到一票人在撿書,還有老闆和熟客們在小院子喝茶抬槓。

店家還提供代訂書服務,
大陸、德國、甚至是印度的圖書都能訂。最近回訪此地,也得知賴先生已在兩年前過世。書店現在是由賴公子接掌。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溫州街52巷日式官舍群  

早年這裡稱作「龍安坡」,四周都是農田、陂塘與荒地,日本人治台後,創立台北帝國大學,並以大學為中心搭建一棟棟整齊的官廳宿舍。

溫州街原本是從南到北銜接昭和町的主要通道,1974年因拓建辛亥路,將其攔腰分成兩段,南段通稱南溫州,北段為北溫州。南溫州的日式宿舍多數已改建,只剩溫州街52巷,目前還留下八棟日式宿舍。


這一批日式宿舍,是台北帝大於1930年代興建的首批校舍,在甲乙丙丁分級屬乙種官舍。戰後由台灣大學接收,臺灣人類學家陳奇祿、臺灣史學家曹永和等人都曾住在這條巷子裡。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52巷口兩側,原本被加蓋了鐵皮屋,左側是燒餅油條豆漿店、右側是麵攤。

我以前就住隔壁巷子,鄉音很重的老伯伯,常把油鍋擺在門口炸起油條。據說早年生意還不錯,但現在早餐店選擇多,這種老店到後來也就乏人問津了。我常看到他大清早炸的油條,擺到下午還沒賣出,癱軟在鍋邊。

不過老伯伯仍然每天早起炸油條,這似乎成了他生活的動力。


後來因臺北市推展「台北好好看」系列,整頓市容,2016年陸續拆除鐵皮加蓋,老伯伯也不知去向了。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溫州街52巷口違章建築舊照 (圖片來源:凌宗魁老師FB)

靠近右側這家鐵皮屋是住家兼麵攤,早年賣陽春麵、水餃、滷味小菜等家常小吃。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溫州街52巷口違章建築舊照 (圖片來源:凌宗魁老師FB)
全螢幕擷取 202225 下午 125025.jpg
溫州街52巷口,沿著日式宿舍外圍搭建的鐵皮屋,為戰後的眷舍。圖片為2016年拆除前的樣貌。(圖片截自google map)

全螢幕擷取 202225 下午 125356.jpg
溫州街52巷口,沿著日式宿舍外圍搭建的鐵皮屋。掛有門牌,為戰後的眷舍。圖片為2016年拆除前的樣貌。(圖片截自google map)

鐵皮屋拆除後,後方的日式宿舍也重見天日。(右邊即原本麵攤位置)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52巷1號]卵石堆砌的低矮門柱,維持著昔日樣貌。(※更新:本建物於2023年底已拆除)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溫州街52巷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溫州街52巷7號]曾經是文建會首任主委、著名人類學家陳奇祿先生的故居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52巷4號]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52巷6號] 臺灣史研究巨擎曹永和的故居。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溫州街52巷8號]目前尚有住戶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從溫州街52巷底回望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查台北市政府資料,溫州街52巷日式宿舍群並未列入歷史建築。眼看一棟棟日式宿舍因長期無人居住,也未加以保護,屋頂、牆面不斷崩塌、毀壞,真讓人氣憤與不捨!

※補充說明:2021年中,我參加了一場臺灣大學日式宿舍調查與再利用說明會,得知52巷周邊住戶正在醞釀都更改建。此區日式宿舍已被劃入都更範圍,恐怕難以保留。
※更新:已經從文化資產列冊名單中清除的溫州街52巷日式宿舍群,經文史工作者向文化局提出新事證,2024/5/14 重啟會勘,決定這一批日式官舍的去留。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新生南路三段54巷、溫州街口的停車場,是早期瑠公圳銜接霧裡薛圳的分水樞紐,稱做「九汴頭」。因設有九道分水閘門得名。水就是從前面提到的「洵跡」那兒底下流到這裡的來的。

溫州街繼續往前走,還有驚喜大發現!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延伸閱讀:水路交織的脈絡-走訪瑠公圳x大灣草圳計畫x台大醉月湖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走讀。霧裡薛圳

還記得起走時,提到比瑠公圳開發更早的「霧裡薛圳」嗎?

根據《淡水廳志》記載,台北最早的灌溉水圳是「內湖陂」又稱「霧裡薛圳」,因引用霧裡薛溪的溪水而名。

霧裡薛溪就是景美溪。
平埔族語是「美麗河流」的意思。

霧裡薛圳開鑿於雍正年間,由佃戶們合資開鑿。當時因資金短缺而中斷,後由地方人士周永清籌資,找了十個人,分成了七股,挹注了二萬銀元資金興建此圳,因此又叫「周七股圳」。

西元1735年完成通水,由內湖(註1)溝仔口、鯉魚山腳築陂鑿穿石硿,沿梘尾(註2)山腰、後溪仔口、公館街(萬隆地區)後,通流灌溉大加蠟(註3)一帶農田,是當時重要水利設施。

當年引水灌溉包含木柵、景美、公館589甲農田,並銜接到昔日的古亭、大安庄、陂仔腳、三板橋、下陂頭到艋舺街一帶,是台北第一條有紀錄的水圳。


-------
註1:這裡的內湖,是木柵景美溪的古地名,與現今的內湖無關喔!

註2:景美源自梘尾,指瑠公圳大木梘之尾,地址約在舊景美橋附近,後取台語同音改為「景尾」,後來又改為較文雅的「景美」
木梘=木橋的意思

註3:大加臘,也叫大加蚋據傳為平埔族語Ketagalan(凱達格蘭)加蚋魚Kala為名,是
台灣北部清領日治初期的行政區劃。範圍約為台北市大部分地區,萬華區北半部,大同區士林區西南端一小塊地區、中山區中南部、中正區大安區松山區信義區南港區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記得小時候,家住延吉街,當時家門附近就有許多溝渠,可以放紙船、撈蝌蚪,可惜通通不見了。

從秧秧水田、農林學校,到現今的水泥家園,南溫州街區,似乎很難尋得昔日的生活軌跡。不過,溫州街46巷,
其實還隱藏著一條未加蓋的古水圳呢!

走,一起來找霧裡薛圳!

溫州街49巷有個隱密的入口,搭建了一座木板橋,底下涓涓細流就是兩百年前的霧裡薛圳。


水圳遺址的另一側綠地,也是別有洞天;除了有可供民眾休憩散步的花園,還有可供民眾免費認養的大學田園。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霧裡薛圳第二支線遺址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霧裡薛圳第二支線遺址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霧裡薛圳第二支線遺址

2004年,經台北市都市發展局的改造梳理復育水中生態環境,成為社區生態觀察教室,重現了河圳之美。此時仍廣泛被稱作「瑠公圳」,其實正確名稱應該是霧裡薛圳。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近年增設的看板上,終於將此圳更名為「霧裡薛圳」,並說明它的歷史與尚存遺跡:

一、景尾開道碑(位於景美橋旁)
二、溫州街46巷(現在地)
三、泰順街38巷口的小橋護欄遺址

第三點的小橋護欄遺址,就在泰順公園正對面,我的買菜路線上,居然從沒發現過!【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大學菜園提供里民租用,可自主決定種花或種菜都可以。但先決條件是必須是友善耕種,不得破壞環境、不可使用農藥、必須重視環保精神。

即使自家沒有花圃,也能來這植花蒔草,大學里的居民好幸福呀~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大學田園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大學田園後方白色小屋旁邊有小路,可通往新生南路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大學田園

再往裡側走,有一道木柵門,掛著「巷弄香草園」,裡面種滿了各式各樣的香草植物,迷迭香、羅勒、薄荷、紅紫蘇、辣椒...
我不是綠手指,對植物的認識也不多,唯對香草植物情有獨鍾,大概是因為它可以入菜吧。哈哈!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香草植物園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溫州街靠近辛亥路口,兩旁有幾間創意料理與人文咖啡館,很適合來這裡小酌或閱讀放空。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地方守護神:白靈公

霧裡薛圳生態復育水圳斜前方是大學公園,公園一隅有座有應廟「白靈公」,以前我一直以為祂是土地公廟。(誤會很久)

相傳在二百多年前清朝時期,在現今辛亥路與溫州街之間,陳姓家人一如往常到田裡工作,途中發現一路人病逝於田地中。陳家人不忍,得知他姓陳,便於稻田中立白靈公牌位祭拜。

原本為陳家三戶人家在祭拜,但因白靈公屢顯神蹟,並保佑附近地區家戶平安,附近村莊人也紛紛前來祭拜。從原立牌位,成為田間小廟。

辛亥路與溫州街一帶早期是三輪車的排班站,近代後則是計程車站,在此地開車的人,都知道會來祭拜保佑出入平安。

有一次車輛跌落山谷,五人皆毫髮無傷,讓居民更感念白靈公保佑。

1970年代闢建辛亥路時,因白靈公廟位在土地徵收處,經陳先生陳情洽借大學公園一角,建白靈公廟。

有人說,陰廟私廟不可隨意祭拜,但了解白靈公的由來後,倍感親切。善有善報,二百多年來白靈公守護鄉親、保佑鄉里安全,成了地方守護神,也見證龍安坡從農村到都會的歷史。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同場加映】白靈宮前的小巷子,有一間法式手工蛋糕店【Mr.Bruno】,老闆是法國人,在溫州街開店超過二十年了,原料都是法國進口,法式蛋糕、國王派、鹹派味道都很棒喔!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延伸閱讀:溫州街隱藏版甜點!法國人開的烘焙坊【Mr.Bruno】法式慕斯蛋糕、傳統國王派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
▲Mr.Bruno的荔枝慕斯

逛完南溫州,別錯過名人故居匯聚、更精采的北溫州喔!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延伸閱讀: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北溫州>


【城南】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漫步路線<南溫州>:台灣大學校門→新生南路三段(堀川)→瑠公圳原址碑→浸信會懷恩堂→唐山書店→南天書局→台電加羅林魚木→臺一牛奶大王→洵跡→女巫店、女書店→明目書社→溫州街52巷日式宿舍群→霧裡薛圳遺址→白靈公廟

◎步行距離:1.5公里
◎路徑地圖:請點選 Google mpa


◎參考資料及部分引用:
台北市大安區公所

財團法人郭錫瑠先生文教基金會
走讀霧裡薛圳官方臉書
懷恩堂
景美地方文史部落格
報導者
女書店官方網站
林文月憶臺靜農

台大校史部落格


※本文無關任何商業行為,純粹為個人研究整理筆記。如文字有著作權問題、或有錯誤,懇請告知。
※如欲轉載、分享本文請先EMAIL或留言。謝謝

 


【更多走讀.散步】

走巷弄尋水路
水路交織的脈絡-走訪瑠公圳x大灣草圳計畫x台大醉月湖
探訪城市裡的古水路:瑠公圳大安支線(校園篇)
探訪城市裡的古水路:瑠公圳大安支線(社區篇)龍安坡x聖母宮x濂讓居
東區大河傳說-忠孝東路有條河(上篇)
東區大河傳說-忠孝東路有條河(下篇)
霧裡薛圳第三支線:溫州街52巷x龍泉市場x奇幻怪怪屋x浦城街
霧裡薛圳第二支線(一)愚公河x圳溝上的鐵皮屋x消失的龍池
霧裡薛圳第二支線(二)和平東路周學普故居、金華街、麗水街、永康街



城東
穿越齊東街,走讀清代米路古道、東城外最美日式宿舍群x東門土地公傳奇
漫步幸町-齊東詩舍《臺灣文學基地》日式宿舍群x台北最美文學聚落
漫步幸町《臺北琴道館》聆聽古琴、欣賞齊東街最美日式建築x臺北書道院
大安庄歷史散步。新生南路一段日式建築 x 建國南路清代古厝
東城門外的天空:李鎮源故居x紹興南村x中正紀念堂今昔
跟著水瓶子老師,走讀東門。臺北刑務所x華光社區x四六事件x金華官邸x青田七六


城西(萬華.西門町.大稻埕)
新起町至入船町的京都奇遇(一)西門紅樓x西本願寺x法華寺x心起町
新起町至入船町的京都奇遇(二)三十三間堂x三秀打鐵店x艋舺謝宅x青草巷
艋舺巷弄探險趣!清代古早巷x神秘清茶巷x華西街摸乳巷x啟天宮傳奇x華江整宅
西門町的前世今生。紅樓x天后宮x電影街x慈雲寺
領事館、洋行與藝旦酒樓<前篇>千秋街x李春生紀念教堂x永樂市場x六館街
領事館、洋行與藝旦酒樓<中篇>中和紡織x甘谷街x藝旦酒樓x蔣渭水大安醫院
領事館、洋行與藝旦酒樓<後篇>波麗路x圓環今昔x寧夏夜市
大稻埕南段之旅-貴德街x陳天來故居x霞海城隍廟x太平町x法主公廟
巷弄學人文導覽-遺跡隱味.從河溝頭到新起町-機器局遺構x西寧市場x慈雲寺x艋舺將軍廟


城內
百年榮町建築與商業傳奇(一)西門x日日新報社x電話交換所x臺北信用組合
百年榮町建築與商業傳奇(二)菊元百貨x和泉時計x西村商社x大倉本店x辻利茶鋪
百年榮町建築與商業傳奇(三)西尾商行x新高堂書店x一六軒x古倫美亞唱片
臺北府城門的前世今生
從火車票房到四鐵共構--台北車站小故事


城南(古亭)
走讀城南-從清領、日治到近代。同安老街x​​紀州庵x萬新鐵路x廈門街
古亭巷弄遊蹤(一)金門街、同安街、廈門街、萬新鐵路古亭町x川端橋
古亭巷弄遊蹤(二)詔安街x善化堂x漳州警察新村
漫步錦町(一):從金華街穿越舊時空!錦町日式宿舍群x錦安古物市場
漫步錦町(二):百年油杉與山林課日式宿舍x臺灣電力株式會社
小山逛逛-蟾蜍山聚落探險趣x發現古圳道
藝居共生-寶藏巖歷史聚落散步
消失的眷村記憶-漫步永春街嘉禾新村
走走汀州路,尋找消失的萬新鐵路:公館x水源地x仙公廟x霧裡薛圳
從古亭到龍匣口:南昌路x孫立人將軍官邸x劉真校長故居x戴炎輝寓所
從南菜園到南昌公園:牯嶺街x百年骨科診所x方東美寓所x高等官職務宿舍

漫步昭和町(青田街/溫州街)
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北溫州>大院子x臺靜農故居x殷海光故居
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加羅林魚木
浴火重生「大院子」溫州街最美的日式老屋x玻璃屋歐風餐廳
漫步昭和町-青田街日式家屋(一)16棟紀錄x青田書院x青田七六x遊山茶訪
漫步昭和町-青田街日式家屋(二)6棟紀錄x聲音光年x青田茶館x和合青田
走進臺北最美一條街!水瓶子老師講解老房子「青田七六」
百年相機品牌Leica進駐青田街,日式老屋打造「台北徠卡之家」
此巷不通-和平東路二段秘巷。沾美藝術庭苑x電影《飲食男女》拍攝地

南港.內湖.松山
黑鄉到黃金,南港蛻變ing!茄苳公傳奇x闕家古厝x懷舊街屋x經貿園區
內湖人文風情畫。梘頭福德祠x公民會館x水圳路x金龍禪寺
走讀松山前世今生。慈祐宮x饒河街x松山教會x陳復禮故居
虎豹老霸王:松山奉天宮、永春陂濕地公園

士林.北投
留住老北投!漢埔融合四百年(一)北投教堂x幸福牌自行車x貨物轉運站x北投市場
留住老北投!漢埔融合四百年(二)新北投車站x磺田福佑宮x番仔厝x周氏節孝坊
官邸、水圳與士林新街之旅(上篇)士林官邸X福德洋圳
官邸、水圳與士林新街之旅(下篇)郭家古厝X慈諴宮與潘宅X士林市場

淡水
走一夏淡江大學(五虎崗X海事博物館X宮燈步道X牧羊草坪X克難坡)與殼牌倉庫
搭輕軌遊滬尾-重返清法戰爭古戰場、走讀淡水生態之美。程氏古厝x公司田溪x沙崙海岸x石滬心
搭捷運遊淡水-漫步重建街山城聚落、體驗日式老屋之美。屎礐渡頭x米市土地公x戀愛巷x落鼻祖師x日本警官宿舍
「胡」說淡水四大廟宇與老老街(上篇)施坤山與黃東茂X敗滬尾X鄞山寺
「胡」說淡水四大廟宇與老老街(下篇)清水街龍山寺X清水祖師巖X重建街

新店木柵
搭纜車上貓空!挑戰千階步道、細說百年古剎「木柵指南宮」
輕舟擺渡尋訪遺世獨立的桃花源-灣潭x和美礦坑x董振良導演

新莊蘆洲
響徹世界的鼓聲「响仁和」製鼓達人王錫坤x臺灣神社獨木大鼓
新莊水文人文巡禮<上>百年古圳x保元宮x地藏庵x廣福宮x文昌祠
新莊水文人文巡禮<下>港口與廟街x慈祐宮x戲館巷x挑水巷x米市巷x潮江寺
蘆荻泛月(一)記憶河上洲_蘆洲李宅x湧蓮寺x保和宮x馬偕行腳x古早味切仔麵
蘆荻泛月(二)鷺洲隨筆_尋訪和尚港與洋樓古厝x鄧麗君之路x大廟口切仔麵
繁華落盡番仔園:浮洲茉莉花巷古厝群x濕地生態走讀

中和永和
搞不懂中和?!走讀瓦磘溝、廟子尾溝x廟美街x枋寮老街

更多..
東北角卯澳漁村,百年石頭屋-吳家樓仔厝x提籃觀音x小卷米粉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e's mom(橋媽) 的頭像
    Joe's mom(橋媽)

    橋媽。旅行二三事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