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臺灣|走巷弄。尋水路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霧裡薛圳第二支線(一)溫州和平:愚公河x圳溝上的鐵皮屋x消失
多年前,我在溫州街買了人生第一棟房子,一房一廳17坪的小公寓,環境清幽,附近全是日式老房子。隔壁巷子裡,有個小菜園、旁邊有條小河溝,溝裡魚群悠游、楊柳垂岸,是都會裡難得一見的風景。我非常喜歡這裡,它喚起我兒時老家延吉街的記憶,巷底也有一條小水溝,蝌蚪很多,大雨過後,溝水滿漲,還能撈到河魚。

幾年之後,我才知道這條河溝大有來頭。

它叫「霧裡薛圳」,自清雍正年間通水至今已有兩百八十多年歷史,甚至比知名的瑠公圳開闢得更早。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探訪城市裡的古水路:瑠公圳大安支線(校園篇)
「瑠公圳」大家都聽過,但是它從哪裡來,流往哪裡去,恐怕少有人能夠正確回答。

記得數年前,當時讀國小四年級的橋弟,有一項暑假作業題目是「走讀大安」,需要大人引導認識環境;那時,我曾指著新生南路告訴他:「我們家門口這一條路,從前是一條灌溉水路,叫做瑠公圳」

孩子作業交了之後,我才知道新生南路底下根本不是甚麼瑠公圳,而是一條日治時期開闢的排水溝「堀川」(戰後稱「新生大排」)。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COVER01.jpg

在我一歲多的時候,老家從齊東街日式平房,搬到了延吉街,那是一棟巷子裡的四層樓公寓。
從延吉街巷口往北,走約2-3分鐘可到市民大道,往南可到忠孝東路。
那是民國61年的事了。

當時的市民大道是一條鐵路,通往四四兵工廠,忠孝東路也還未打通,在我的印象當中,道路兩旁是雜草叢生的荒地,有零星的菜園,溝渠流穿大小巷弄。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cover.jpg
【大安親水綠廊 大灣草圳計畫】

柯P在2015年當選市長後,曾到韓國首爾取經,想模仿清溪川將台北打造成親水城市,提出「瑠公圳復育計畫」,最初計畫是從台大醉月湖挖出水路,往北流經新生南路,一路到大安森林公園,與公園裡的池塘連結起來,讓消失的水圳在水泥都市裡重現。

計畫聽起來很厲害,但問題是,柯P可能誤會了甚麼,以為新生南路地底下,埋藏著瑠公圳的舊圳路?歐NO,其實不是的。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ver.jpg
【仁愛香榭大道與圓環】
在臺北生活的人,對臺北市仁愛路、敦化南路兩條林蔭大道肯定不陌生,尤其是兩路交會的大圓環,更是臺北市繁榮的象徵。不過,你曾想像過半世紀前的仁愛路、敦化南路與圓環是甚麼樣子嗎?

仁愛路闢於日治時期,在1932年的都市計畫中就規畫為林間道路,
稱東門大通(或稱東門通、東門町通),是進出東城門的主要道路。從前出了城門就是一片阡陌田野的悠悠風貌;圓環以東的區域,舊時有座名為大灣的天然埤塘,在日治時代晚期,陂塘一帶的土地成了爛泥田,曾種植菱角。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霧裡薛圳第二支線(二)和平信義:周學普故居x永康街巷弄文化
台北市東區發展較晚,在五零年代之前,出了新生南路大水溝,就是大片的稻田,至1968年拓寬仁愛路「香榭大道」後,都會樣貌才逐漸成形。

我是東區長大的小孩,對農村後期的田野風光仍有印象,那時國父紀念館、光復國小一帶算是偏郊,處處可見荒地與河溝。


霧裡薛圳第二支線(二)和平信義:周學普故居x永康街巷弄文化延伸閱讀:忠孝東路有條河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00.cover.jpg
【信義路-三張犁通】

站在車水馬龍的信義路上,很難想像在清代只是東門通往三張犁的田間小路。

關於三張犁的地名由來,與清治時期開墾臺灣的墾照有關。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COVER.jpg
作家舒國治在《水城臺北》一書中,冒頭就寫了

"四十年來台北最大的改變,我以為可得一句話:由水城變成陸城。"

"那時的臺北,是水渠密佈、水田處處的臺北。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ver02.jpg

▊瑠公農田水利會,誰的財產?

提到SOGO百貨忠孝館,除了瘋狂的百貨周年慶,牆上的「小小世界鐘」是許多人記憶的一部分。

每逢整點前,大小朋友會聚在門口等待,時間一到,色彩繽紛的時鐘裡,就會轉出代表各國的人偶,隨著《小小世界》主題旋律,手舞足蹈,模樣相當可愛,充滿童話幻想,讓人駐足流連。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霧裡薛圳第三支線:溫州街52巷x龍泉市場x奇幻怪怪屋x浦城街
瑠公圳曾經是台北盆地早期重要的灌溉水源,大大小小的溝渠,星羅棋布的圳道穿流在大臺北農田。記得小時候,家住延吉街,當時忠孝東路還沒打通,附近有許多水溝與菜園,放課後,小孩成群來到溝仔邊,摸魚、撈蝌蚪、比賽放紙船,玩得一身是泥。

但是不知何時開始,這些河溝圳道便逐漸消失,農田瞬間蓋滿了大樓,原有的水圳被下水道取代,僅留下部分圳道遺跡,在巷弄中微弱喘息著。

清雍正年間,漢人來到台北盆地開墾,早年是利用陂塘來灌溉,後來就有周姓人家十人分成七股,從上游景美溪引水,將陂塘串聯在一起,成為一個供水系統,這就是「霧裡薛圳」。西元1735年完工通水,比知名的瑠公圳開發更得早
。而後日治時期1901年公告為「公共埤圳」由官方修介入整合繕整,到1915年才被水利組合買下。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