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8588_cover.jpg
1884年台北府城完工了,「城內」平衡了艋舺與大稻埕兩河港市街的族群衝突,過往的荒地成了台北核心;隱然成形的「三市街」隨著河港貿易、工業、軍事、交通的聚集,開展出台北的新時代。

近年,台灣吹起一股懷舊風艋舺、大稻埕、西門町、淡水、北投等,昔日繁華歷史街區的城市走讀活動正夯著。
就在一個月前,鴨子老師傳了一個活動訊息給我:台北巷弄學人文導覽【遺跡隱味~從河溝頭到新起町】

河溝頭?我從沒聽過的名詞。新起町,又是哪裡呢?這些陌生的地名引起我的好奇!總之趕緊報名再說!

 

099.jpg
上午9點不到,來到捷運北門站3號出口的集合點。
導覽人呂慶炎(鴨子老師),比學員們還早到現場,人還沒到齊,就已經滔滔不絕地開講周邊的環境歷史。

「那邊是清朝的機器局、這裡是北門口」鴨子老師指著。
清朝時期,淡水是重要的通商河岸,北門外有一個碼頭,附近就叫做河溝頭
當時貨物從淡水河進到台北城,都會經過這裡。


接著,鴨子老師講了一段有趣的閩南語俗語:

「有風不使帆,無風起搖櫓」

意思是有風的時候,你不趕快把帆拉開,借風使力讓船前進,等到沒風了,才在那邊拼命搖櫓
是在嘲諷他人不懂得把握時機,事倍功半的意思。

(註:"櫓"是船櫓,划水前進的工具,船後面大隻的稱櫓、兩旁小支稱槳)

.
這俗語又跟河頭溝有甚麼關係呢?鴨子老師說:

當時從河溝頭有河溝流往市區,舢舨船可以開到大稻埕

所以,商家如果沒有趁著起風時把貨載進來,等到風停了,滿載著貨物的舢舨,船伕搖櫓會搖到累死啊!

對好久不見的友人,我們會說:「是甚麼風把你吹來的呀?」也是其來有自。
因為從前沒有飛機,船是主要交通工具,出遠門的確是要看風向的!


↓清代的大稻埕河溝頭附近(圖片取自維基百科共享)
82344897_2635900989832371_4732093489540497408_n.jpg

西元1860年代淡水河開港,許多外商洋行進駐,因河港有著地利之便,台灣生產的茶葉透過港口貿易銷往歐美。

當時市街店鋪林立、舟車輻轅,商業發展日益繁榮。現在靠近河岸的貴德街,就是當年主要的茶葉加工及出口區。

01.jpg
1886年,當時的台灣巡撫劉銘傳興建台灣鐵路,最初的台北車站《台北火車票房》設在河溝頭街的東北隅,也就是現在的中興醫院、塔城街一帶。(後來才往東移動)。

中興醫院牆面的馬賽克瓷磚壁畫,就是在重現歷史片段,包含淡水河大稻埕碼頭、台北火車票房具標的性的「歐洲棚式鐵道機車庫」,及因交通貨運興盛的大稻埕商埠等等的景象。


01.jpg

↓清代的台北火車票房,歐洲棚式鐵道機車庫
TP4.jpg

通常從北門為起點的走讀行程,不是往六館街大稻埕商圈走,就是通過北門進城轉入撫臺街探訪官廳建築。
不過今天的路線蠻特別的,鴨子老師把大家帶往沒落的邊陲地段,頗有探險樂趣。

首先,轉進
忠孝西路二段與西寧北路之間的鄭州路38巷。

一大片遺世獨立、清幽秘境出現在眼前。
寂靜的
巷弄間有台鐵的老宿舍、圍籬後面是頹廢已久的木造老屋,被茂密的老樹環抱著。

02.jpg
忠孝西路、塔城街、西寧北路、鄭州路圍起來的區域,在清末之前是私人農田與民宅,1885年,台灣巡撫劉銘傳在北門附近建立「台北機器局」,日本治台時,延續原有的軍事用途,除了製造槍砲,也擔負維修鐵路建設和維修的工作。

之後轉為鐵道部及鐵道工場,工場遷出後,改為鐵道部宿舍區。
鄭州路38巷9號,就是當初的「機器局第五號倉庫」。

台鐵接管後,把它改為兩層樓的宿舍,屋頂鋪了日式黑瓦;每層隔了八間,旁邊另有公廁和公共浴室,上面還有增建太子樓。2007年指定為台北市定古蹟。

第五倉庫隔壁的鄭州街38巷7號,則曾是鐵路局長宿舍,也是文化局指定的歷史建築

SelfieCity_20200228223753_org.jpg

↓台北機器局第五號倉庫
SelfieCity_20200228223726_org.jpg

↓台北機器局第五號倉庫,二樓有增建太子樓
IMAG8446.jpg
鄭州路38巷也曾經是知名的「牛肉麵街」,巷裡有20多家麵攤和果汁攤。牛肉麵的特色是俗擱大碗,填飽外出人的胃,也是當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家鄉味。
但就在2006年,因都市更新的緣故,攤子被迫搬遷,陸續轉到附近路段,像是有名的青島牛肉麵後來搬到西寧南路。

看著褪色的招牌,不知道台北人記憶裡的味道,是否還存在?


↓鄭州路40年老店「青島牛肉麵」
IMAG8441.jpg

SelfieCity_20200228224524_org.jpg
IMAG8480.jpg

踩著大石頭,墊腳窺探一下圍籬後面老屋的樣子。相較於耗費億萬修復,已經試營運的總督府鐵道部建築,這裡完全無人聞問。
SelfieCity_20200228223601_org.jpg

近百年的日式老屋,就這樣任憑時間的摧殘,庶民的故事、昔日生活的軌跡,只能被埋藏在盤根錯節的老榕樹下
SelfieCity_20200228224423_org.jpg
SelfieCity_20200228224331_org.jpg
此區除了指定古蹟之外,其他都已經劃定要改建,大部分住戶已經遷走。或許再過不久,整片林子就會消失了,來張合照紀念一下吧!
87759448_1382769298577092_6648654282386046976_n.jpg

清代台北建城後,闢建了一條「新起街」(現今西門紅樓一帶)為常民聚集採買地;日治初期,改搭建成為簡易菜市場,提供移民日人日常生活所需。

1900年擴建新起街市場,是一座示範市場,特別注重衛生。隔了幾年,日本人再度改建市場,1908年由設計師近藤十郎設計的「西門市場」正式落成。又稱「新起街市場」,也就是現在的「西門紅樓」。


↓日治時期的新起街(圖片來源:台灣老寫真)
taipei_p031新起街.jpg

↓近藤十郎規劃的新起街市場,也就是現在的西門紅樓

20080111_10.jpg

118289899_3224982837590847_8608695947154250570_n.jpg

1922年,日本人在西門町北側西寧市場與洛陽停車場一帶,成立「中央卸賣市場」,將全台北市的蔬果、魚肉等貨品運到該地集中批發販售。
戰後,大量的外省移民湧入台灣,市場上也出現了來自中國各省的南北乾貨。家鄉的味道,撫慰了外省子弟離鄉背井的思鄉愁緒。

↓西寧市場
09.jpg

↓改建前的台北市中央卸賣市場(圖片來源:臺北市中央卸賣市場要覽,1936年)
67085689_2415969055339252_5116904133852397568_n.jpg

中央御賣市場01.jpg
1981年竣工的西寧市場,由沈祖海建築師事務所設計,1-4樓規劃為市場、5-16樓為國宅。它的外形像一艘停泊在港邊的郵輪,積木般的幾何構造與俐落的轉折線條,可視為現代主義的代表作品。(沈祖海作品包含世貿中心、嘉興大樓、中紡大樓等)

不過,啟用之後卻是狀況連連,樓層動線設計不佳、施工品質奇差無比,加上曾有多起跳樓輕生案件,靈異事件頻傳。蔡明亮的電影《洞》曾在一樓的西寧市場拍攝,《目擊者》也在氣氛詭譎
國宅內取景。


↓《目擊者》劇照(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2030973_3目擊者 西寧 鼓得提供.jpg
2030973_1.jpg

不過我進來之前,對這些事毫不知情,跟著學員們大步走進市場,穿過一樓電子商場的迂迴廊道,只覺得室內異常涼爽~~
SelfieCity_20200228223417_org.jpg

既然是市場,就必然會有土地公廟。保佑出海平安、生意興旺。老師帶大家來到西寧市場內的土地公廟【西寧景福宮】
SelfieCity_20200228223329_org.jpg

除了供奉福德正神之外,正面神桌底下,有一尊頗有來歷,生動的石雕像,虎爺

「摸虎嘴,招財添富貴」
「摸虎頭,賺錢起大樓」


在民間傳說中,虎爺能咬來錢財,因為祂跟隨在財神爺的身邊,因此擁有掌握財富的能力。

此外,虎爺還能剋小人及保佑小孩平安長大,是小孩子的守護神。
傳說老虎能趕走妖邪、鎮壓煞氣,因此只要健康不佳或易吵鬧的小孩,認虎爺作「契子」,妖邪就不敢靠近,小孩便能平安長大。

SelfieCity_20200228223405_org.jpg

另外,這裡也有供奉五營將軍及馬爺。五營兵馬是漢人的信仰,是屬於武職的地方防衛部隊。祭拜五營神祇叫做「犒軍」,除了一般三牲蔬果祭品外,比較特別的是一定要有牧草和水,供神軍的戰馬食用。
SelfieCity_20200228223356_org.jpg
西寧景福宮外面,掛著一面紅通通的綢緞刺繡,一針一線手工非常細膩,黃澄澄的貨幣金元寶,讓人懷抱發財夢。

中央卸賣市場西寧市場,這個曾經是北台灣重要蔬果批發市場,隨著都市計劃,未來將成為台北客運轉運站。期待它的重生!

IMAG8493.jpg
西寧南路、洛陽路、開封街二段、武昌街二段,在日治時期行政區為「壽町」,町內有國際館(現萬年大樓)、榮座(現絕色影城)、台灣劇場、東本願寺(現獅子林商業大樓)等,曾經繁榮一時。和「西門町」一樣,都是日本人主要的生活和娛樂商圈。

↓開封街二段
SelfieCity_20200228223314_org.jpg

漢口街二段82巷內,隱藏了一棟充滿故事的百年日式老屋,現為「大村武串燒居酒屋」。
據說最初是林姓店長,騎著機車在大街小巷穿梭尋找店面時,無意間發現的老房子。當時荒廢已久,屋舍殘破,店家耗資三百萬元,花了半年時間修復回原貌。

該店在日治時期的地址為「壽町三丁目十三番地」是台灣第一座「能樂」劇場

根據後代-大村定先生敘述,父親大村武16歲開始能劇表演、24歲來台灣之後開了能劇場,這裡就是舞台,會定期表演。現在店址的更後方,還有練習生的宿舍,當時至少有20-30名練習生。一家人在這裡居住大約20年,日本戰敗後,大村家撤離台灣,回到日本廣島繼續能樂推廣。

店家為了延續並紀念大村武先生,2012年開幕時,便將串燒居酒屋命名為「大村武」。

 

漢口街二段83巷2號百年日式老屋,2012年改為串燒居酒屋「大村武」
SelfieCity_20200228223142_org.jpg↓大村武先生的略歷及當年劇場公演的舞台照片(圖片來源:串燒居酒屋大村武-西門店FB)
51832505_1531996236933045_7343566380127485952_o.jpg

昔日的黑瓦屋頂已拆除,改用現代瓦片。不過建築外觀及主要的樑柱、壁面結構都修復為原本的樣貌,大樑上還有大工師傅-河合三郎的簽名。歷經百年還非常穩固,真的很不簡單。

整修過程>>大村武串燒居酒屋-西門店FB
258864_236376666495015_1036671881_o.jpg

(圖片來源:串燒居酒屋大村武-西門店FB)
1658692_436835116449168_851574245_o.jpg

昔日的壽町,原本是日本人填土埋地打造的生活娛樂商圈,1945年日本戰敗,在台日人大多被解職歸返日本,原本的住宅則是廉價拋售。

不過,在國共內戰國民黨戰敗後,大量軍民跟隨流亡政府來台,許多土地被黨國政府接收。在當時的政治考量下,日本建築陸續被拆毀、改建,取而代之的是能容納大量人口,注重實用機能的平價公寓。


↓被夾在四棟公寓當中的日式老屋。(應該有特殊理由不肯改建)
IMAG8511.jpg
破損嚴重的木屋,不知是否還有人居住。屋頂及牆面破損嚴重,都以鐵皮釘釘補補

IMAG8514.jpg

SelfieCity_20200228223107_org.jpg

漢口街二段109巷走到底,有一排三連棟的街屋,建物採用灰泥材料,外面加上紅磚皮層,原本應覆蓋瓦片的屋頂看似已損毀,暫時用鐵皮包覆著。
SelfieCity_20200228223003_org.jpg
門樓牌面上還可見到花鳥泥塑裝飾,門檐下有雙蝸狀的石頭雕刻裝飾
SelfieCity_20200228223016_org.jpg
SelfieCity_20200228222915_org.jpg
左轉開封街二段109巷,有一排像違章建築般的一層樓木造建築。但它不是違建,每一戶都有門牌。它的位置就在昔日中央卸貨市場的尾端,一樓可作住家,亦可作為擺放工作道具的倉庫。

IMAG8531.jpg

 

走回漢口街二段主幹道,往淡水河的方向,有一棟具有重要歷史意義、清幽的古寺「慈雲寺」。
最早名為慈雲佛堂,建於1840年,奉祀觀音菩薩、釋迦摩尼與文殊普賢菩薩,屬大乘正宗齋醮龍華派的齋堂。

根據清代《淡水廳志》記載,慈雲佛堂原本是一座草庵,蓋在艋舺
竹巷尾※註(現今康定路、雅江街一帶),後來因竹巷尾火災頻傳,佛堂燒毀才遷移到現址。慈雲寺曾歷經多次改建,齋友陳慶普將草庵改為土造磚瓦屋。
-
日治時期1894年,因佛堂瀕河邊遭遇大水患,土造屋瓦被沖毀。第四代堂主張普茹捐款募資,改建為三廳佛堂,並增建護龍、庭院和圍牆。
1924年日本政府實施市區改正計畫,並整治淡水河河水,因該地處於低窪地區
※註,張普茹再度自捐與募款,將佛堂改為鋼筋水泥紅磚造二樓式齋堂。1942年更名為「慈雲寺」,2000年指定為市定古蹟。


※「竹巷尾」清治時期此地以竹子買賣為大宗而得名。
※日治時期該地區為「築地町」是因為地處低窪,後經整治填土墊高,因此名為築地。

SelfieCity_20200228222813_org.jpg

SelfieCity_20200228222738_org.jpg

來到慈雲寺,不免要聊到蔣渭水與陳甜的愛情故事。

有「台灣國父」之稱的蔣渭水,1891年生於宜蘭,
他雖出身於社會底層,但仍以第一名成績考取總督府醫學院(台大醫學院前身),畢業後曾分發到宜蘭實習一年,後在大稻埕太平町創設「大安醫院」,又於1917年取得宜蘭名酒甘泉老紅酒的代理權,還在大稻埕開了一家「春風得意樓」。

當時蔣渭水雖得意於商場,卻始終關懷政事。


1920年蔣渭水成立文化公司,購入文化、思想方面圖書報刊。隔年結識了正在從事議會請願運動的林獻堂,還在大安醫院創立「台灣文化協會」積極從事民族與民權運動。

蔣渭水的感情生活,和他的政治生涯一樣精彩動人。

20歲時,在父親的安排下,迎娶自小一起長大的童養媳石有。石有是一位樸實、勤快且賢良的妻子,替蔣渭水生了四個兒子。石有的兄長,後來也都是蔣渭水社會運動的重要幹部。兩家感情十分深厚,可惜石有沒受過教育,只能在家帶孩子,默默在背後支持蔣渭水。

蔣渭水當醫生後,常和朋友上酒樓,當時在東薈芳認識了一位絕色藝妓陳甜。兩人一見傾心,陳甜的出現,填補了蔣渭水心靈上的空缺。不久,陳甜就嫁給蔣渭水為妾。蔣幫她改名「陳精文」,並教她讀書識字。當年「台灣文化協會」除了展開一系列民權啟蒙運動,還設立台北青年讀書會,其中,包含蔣渭水等五十人,而陳甜是唯一的女性。

19230000陳甜.png
陳甜人如其名,聰慧甜美,秀外慧中,她不但是蔣渭水的革命伙伴,更是他的心靈伴侶。
兩人相識相戀後,她便一路陪伴蔣渭水從事社會運動,不僅如此,蔣渭水入獄時,陳甜也能獨自上台演說,宣傳理念。

1923年蔣渭水曾因請願活動,違抗總督府而兩度被判入獄共144天,史稱「治警事件」。在獄中與陳甜時常信件往來,陳甜也會寄衣物、書籍給他,甚至打點其他同志物品,給蔣渭水很大的精神安慰。


蔣渭水出獄後,依舊積極政事,並將台灣文化協會改組,1927年正式成立「台灣民眾黨」,主張爭取地方自治、提倡言論自由等理念。
1931年台灣民眾黨遭總督府強制解散,蔣渭水深受打擊,接著在七月因身體不適入院,八月五日病逝,享年41歲。

蔣渭水過世時,陳甜年僅32歲,失去摯愛,讓她萬念俱灰,便在台北慈雲寺出家。
當時曾有人勸他改嫁,但陳甜淡然婉拒。直至1986年高齡87歲辭世。

現在慈雲寺裏面,還保存著陳甜出家時的眠床。


↓音樂劇《渭水春風》描述蔣渭水的政治理想與陳甜的愛情故事
20110301224702422.jpg

聽完愛情故事,再來看看它的建築。

慈雲寺為少見的街屋式齋堂。包括主堂與齋房,主堂的入口就在騎樓旁,巧妙結合了騎樓住宅與傳統廟堂,這在臺灣相當少見。

2樓為大殿,擁有傳統的燕尾脊形式,內部全為傳統的木結構。此外,前方還有陽臺作為前埕、簷廊、以及前步口;簷廊以石柱支撐,柱頭雕飾蓮花並設置石雕之施食臺。正殿供奉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佛、文殊、普賢菩薩;樓下則為講堂,祭祀彌勒尊佛和九玄七祖,時常舉辦演說講道。

SelfieCity_20200228222759_org.jpg
IMAG8541_1.jpg

SelfieCity_20200228222824_org.jpg
由於慈雲寺是在日治時期都市計畫實施之後才改建,因此寺前設置的磚栱廊配合了騎樓寬度,三個連接的磚栱施工精美。一樓立面為三開間,樓板亦為工字鋼樑。即使之後經過數次修建,仍保留大正時代鋼筋水泥紅磚造的主體,顯現在當時就有相當進步的建造技術。
IMAG8543.jpg

如果從網路上搜尋「河溝頭」三個字,會驚訝地發現他不是艋舺的古地名,而是艋舺黑幫角頭?!
但追溯「角頭」這個詞,其實原意早就被扭曲了。

台灣的角頭,是聚落的意思

最早先人由閩粵沿海冒險渡過黑水溝,從西部沿海發展港市開始,最先是由同宗親、同氏族或同鄉里的,聚居於某個村落或街市的一方,並藉由對宗教的信仰及活動方式,凝聚成一股地方勢力活躍於此地的莊頭組織,稱作角頭。

地方角頭有主要的「角頭廟」
祭祀境主神,(例如:王爺公大道公仙公祖師公媽祖三太子等)作為信仰及力量凝聚的中心。

之後,又因分房、分宗,發展出分支旁系,除依舊供「主神」(大公廟,例如:艋舺龍山寺)外,也奉地方神明或自家「守護神」(角頭廟,例如:艋舺青山宮);藉由角頭廟宇的轄境、神明出巡遶境的路線及收取錢財的家戶,來確立其範圍。

鴨子老師說,莊頭組織通常會推派地方上有聲望的仕紳來擔任「角頭老大」,功能類似現在的里長或警察,以協助地方治理,幫忙排解糾紛,與黑社會毫無關聯。


只是在歷經閩、客、原住民分類械鬥的文化衝擊,以及異族長期統治的歷史因素,為了自身及村莊的安全,演變成為地方角頭藉由宗教名義,以家傳武術及軍事方式訓練出一群當地壯丁(含一些不事生產者、羅漢腳等)組成地方武力來捍衛家園,接著又衍生為專門從事非法活動的不良聚合團體,打著宗教名義在背後為所欲為,不再單純只是聚落組織,「角頭」更在過度地引用下,成了不良聚合的代名詞。

在電影《艋舺》當中,角頭的黑幫形象更是深植人心。
電影賣座,讓社會大眾對在地文化產生興趣,並非壞事,但是缺少客觀的史實交代,仍然有些不妥。

 

SelfieCity_20200228222709_org.jpg


 【艋舺角頭:河溝頭】 

根據清代《淡水廳志》記載,艋舺在清治時期行政劃分屬大加蚋堡,清末與臺北城大稻埕並稱臺北三市街。範圍大致為現今萬華區三水街以北的地帶。

清朝時期,平埔族(凱達格蘭族)原住民會利用Vanka(原住民語,獨木舟類的小船),將他們生產的薪炭、木材、農獵產品等載運到現在萬華區環河南路、貴陽街口一帶的淡水河河岸與漢人交易,因平埔族人的 vanka 常常雲集,漢人就把這一帶叫做Banka(艋舺),成為地名。

日治時期,艋舺則被日本政府易字為
「萬華」。

未命名.png

艋舺頭涵蓋整個西門町,昆明街以西至康定路的「河溝頭」,因北門圳排經過,早期與圳排北邊的大稻埕貴德街共享同樣的角頭名稱。二次大戰前後,中央卸貨市場、果菜批發市場長期設置附近,獲利可觀,因此也成了各路人馬的必爭之地。

因境內古祠【晉德宮】別名【助順將軍廟】的緣故,所以這裡又叫做「將軍廟口」,周邊仍可感受過往河港聚落船頭人生猛個性。

SelfieCity_20200228222646_org.jpg


【台北艋舺晉德宮-助順將軍廟】

台北艋舺晉德宮又名【艋舺助順將軍廟】,為台北市定三級古蹟。建於1862年,由艋舺著名建材商人鄭扁先生(捷成商行)捐贈石灰建材及洪氏家族等地方士紳共同起造,為主祀助順將軍的民間信仰廟宇,也是西門町的角頭廟。

在當時此處角頭名稱為「河溝頭」,由於緊鄰著淡水河,當時有尚有河溝連結,位處水路交通地點。


↓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3號 艋舺晉德宮(圖片來源:台北市文化局)
艋舺助順將軍廟(晉德宮).jpg

少年廟公,文史導覽許智捷先生,跟大家解說助順將軍的由來:

據“助順將軍爺的故鄉-泉州晉江溜石村”的地方耆老口傳:將軍爺是南宋末抗元忠義烈士,姓黃、名不詳
有些解說為明代尚書黃道周,實為訛傳,為南宋末期人,為了救駕宋端宗照昺,壯烈犧牲,於泉州晉江溜石村成仁取義,與當時另一支抗元義士,圖復宋室江山,却功敗垂成。

88116393_1382769315243757_4868566470507888640_n.jpg

而將軍爺得道飛昇時,眾鴨皆啼,當時村民看到將軍爺於“泉州晉江南嶽廟”內的古井,持金瓜槌站立升天

溜石村民們
為了感念將軍爺三兄弟忠貞不二與誓死捍衛家鄉的精神,故在祂們犧牲後,立祠廟供奉,尊稱其名「黃府將軍爺」,明朝皇帝朱元璋敕封聖號「助順將軍」


↓助順將軍昇天尊像 (圖片來源:艋舺助順將軍廟 官網)
88301424_820739551723626_8617830872738955264_o.jpg

廟公黃先生說,來助順將軍廟祈求拜拜時,帶甚麼牲禮都可以,唯一不能帶的是鴨子」

相傳宋末元初,宋少帝趙昺遇到元兵追殺,逃難到泉州,太守拒開城門接駕,也不願援助補給,趙昺只能在城外登陸,隨後遇到黃姓兄弟三人組成義勇軍護駕逃難。
一日眾人在南獄廟休息時,原本約定天亮雞鳴就要離開繼續趕路,沒想到隔天眾人卻沒聽到雞叫聲而睡過頭!

當時,有一群鴨子路過南嶽廟,呱呱大叫把他們給吵醒,這才驚覺元兵已經追到。為了保護趙昺,黃姓兄弟和義勇軍奮勇抵抗,捨身取義保護宋少帝,最後遭到殲滅。為了感念鴨群驚醒之恩,而有不能拿「
鴨子」當供品祭拜的禁忌。

SelfieCity_20200228222404_org.jpg

晉德宮是一座以琉璃瓦與混凝土結構建造的廟宇,不論是木雕或石刻都非常精美,十分壯觀,是少數擁有前殿與正殿的廟宇。

但因康定路拓寬的關係,晉德宮的前殿被拆除,現在只剩下正殿,不過正殿保存完整,是臺北現存少見的
木結構歇山重簷屋頂建築,跟大龍峒保安宮以及艋舺龍山寺工法類似,兼具歷史性和藝術性。

SelfieCity_20200228222628_org.jpg


1921年時改建,由泉州和台灣匠師各自對場競作,廟身以中軸線為界,兩側雕工、裝飾,同中存異,饒富建築巧思

廟身左右兩邊分別由泉州名匠師
王益順徒弟,以及台籍匠師陳田負責設計建造,泉州匠師來頭大,以大木作勁力取勝,台籍匠師輸人不輸陣,以精工裝飾吸引目光,使得小小的三開間同中存異,兩相比對頗有興味。

陳田後來和李梅樹合作修建三峽祖師廟,因此助順將軍廟也有若干手法與祖師廟雷同,可以說是北台灣建築史很有研究價值的古廟。


IMAG8556.jpg

門神彩繪也頗有來歷
 

SelfieCity_20200228222526_org.jpg

SelfieCity_20200228222333_org.jpg

 

精緻的鏤空木雕窗戶,裡側其實是有機關的,窗子可以用木板上下推動開闔。
SelfieCity_20200228222257_org.jpg

 SelfieCity_20200228222209_org.jpg

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出版的「飛行機スケッチ最新臺北市街鳥目全圖」,可以看到晉德宮的部份建築剛好位在當時規劃好的康定路上,面臨被拆除的情況。

1024px-臺北晉德宮的部分建物位於計劃道路上.png

助順將軍廟的後方,有一大片廣場,兩棟大樓牆面上有令人震驚的巨幅塗鴉彩繪
SelfieCity_20200228222158_org.jpg

武昌街與康定路口的【臺北市電影主題公園】,原址為日治時代西元1934年成立的【台灣瓦斯株式會社】,是台北最早生產煤氣的現代化工廠。
SelfieCity_20200228222133_org.jpg
SelfieCity_20200228222119_org.jpg

IMAG8580.jpg


戰後改為【台北市煤氣有限公司】由台北市政府接管,於1951年改組成立【台北市煤氣有限公司】,主要以煉製老式煤球提供家戶炊事使用為主。
當時煉製煤球收入豐厚,讓萬華人衣食無缺,
鴨子老師用一段閩南語來說明,

"睏晚晚,燒火碳"
意思是萬華人很幸福,每天可以不用早起做工。

不像傳統農業家庭得早起燒柴煮飯,被煙燻得灰頭土臉,滿腹辛酸。

"起草烎 潑粗糠
目屎做飯吞
破柴烎灶 那烎那哭"

IMAG8585.jpg


煤球,又稱煤丸,和木炭是不一樣的東西,它主要是以泥土加水混入煤渣、以搖轉或加磨成圓柱狀的燃料,中間有許多小孔洞讓空氣流通;煤球燃燒的時間遠比木炭更長,由於它可重疊使用,讓它連續燃燒,所以閩南語又稱作"連炭"。是當時家庭、工廠的主要燃料。後來隨著煤氣、瓦斯、電力發達,煉煤產業才逐漸沒落。

公視《下課花路米》節目有介紹傳統手工煤球的製作,可以參考


 

民國90年,完成公園簡易綠化,在閒置了34年後,台北煤氣公司終於變身為西門最大的一塊綠地公園,園區內不但保存著煤氣公司的廠房、煙囪及煉焦爐等歷史建物,還有運送煤炭的地下通道。圖為「卸煤斗」。
SelfieCity_20200228221835_org.jpg

電影公園周邊的塗鴉真的很有特色!
SelfieCity_20200228221820_org.jpg

離開電影主題公園,通過康定路25巷,這裡聚集了許多川菜館,像是知名老店「黔園川菜」就開了好幾家
SelfieCity_20200228221731_org.jpg

康定路走到底是台北市西門國小,校內有一塊非常重要的石碑埋立地記念碑,見證了台北市最早的"都更"。
SelfieCity_20200228221648_org.jpg

 「艋舺埋立地紀念碑」(艋舺河埔新生地紀念碑)

從前萬華鄰近淡水河沿岸一帶,因為地勢低漥,每逢大雨就會造成河水氾濫,雨水無法順利排出,以致家家戶戶幾乎都泡在水中,結果蚊蠅滋生,造成疾病叢生。若碰上雨量太大,河水還有可能會倒灌,街市農田常遭水淹,財產損失無數,這樣逢雨必淹所衍生的問題讓當地居民飽受痛苦。


當時的臺北廳長井村大吉為了一勞永逸地解決水患,便著手計畫將這個區域墊高。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填土改地工程,前後花了三年時間終於大功告成,讓此地區的民眾不再飽受淹水之苦。當時填地所需的土,都是從台北中崙運過來的。

疑?中崙不是貴婦百貨的所在地嗎?哪有這麼多土?


沒錯,台灣地名若有「崙」字,通常為平原上的小山丘或高地清朝初期,在大迦納平原東方正中央,綿亙著一條小山丘,故名為中崙。就是現今南京東路微風百貨、台北小巨蛋一帶。

這塊石碑,就是說明整個填土工程的由來始末,告訴人們為什麼要填土、是誰的計畫、花了多少錢、用了多少時間等等。

石碑全文以日文記錄,原本石碑上方有「埋立地紀念碑」的碑名,但上半截有一部分已經不見了,再加上經年累月的風吹日曬與自然風化造成毀損,字跡模糊,無法連貫閱讀,不過從幾個字句,包括「地勢低漥、豪雨、河水氾濫、廳長井村君、巨資、大正三年始、六年五月竣」等殘存的隻字片語中,仍可推測出大概的意思。

SelfieCity_20200228221702_org.jpg

十字路口有一棟四層樓的老建築,轉角的刀璧引人側目,想必也是有故事。
IMAG8607.jpg
來到康定路內江街口,難得見到大正時期的紅磚造二層樓連排建築物。這是艋舺地區除了剝皮寮以外,規模第二大的街屋群。
建築轉角立面山牆,做成破山頭形式,中央飾以勳章,周圍有花草泥塑浮雕,頗有特色


很可惜的是它並不具備文資身分,難逃拆除改建的命運。


SelfieCity_20200228221324_org.jpg
277519066_5273445409341127_2699413239209414022_n.jpg

在還未拆除之前,來張大合照吧!為老建築留下記憶
87896815_1382769198577102_8895702268809052160_n.jpg
博大泌尿科旁不遠處(康定路100-160號),另外也有四連棟紅磚街屋,是日治時期的建築。早期為民間製材所「江日益木材行」,主要販售種類是台灣檜。
建築立面做成圓形山頭,上面飾以假柱,並以圓球收頭。比較特別的是山牆中央和兩旁是貼日本面磚裝飾,外牆以紅磚砌成,並以白色洗石子條飾,頗有「辰野流」建築味道。


不過,這四連棟街屋也是不具備文資身分,即將走入歷史。

拍照當時,正好是下午的大逆光。照片完全矇掉了><想找機會再去補拍,希望再去時,房子還在>///<

SelfieCity_20200228221422_org.jpg

沿著內江街往昆明街的方向走約100 公尺,鴨子老師帶大家轉進內江街126巷。
巷弄走到底是一處停車場,一旁掛著「此巷不通」的看板。側身步入公寓旁的羊腸小徑,居然別有洞天。

裡邊有一處四周被公寓包圍的花園秘境。公園角落還有一台日本時期遺留下來的雪見燈底座,可惜上面的燈已經不知去向。

SelfieCity_20200228221044_org.jpg

鴨子老師說:這一帶全部都是艋舺富商張德寶的土地,這裡原本是他們的私人花園。

俗諺說:「第一好張德寶,第二好黃阿祿嫂,第三好馬俏哥」指的就是艋舺三大富商。

張德寶商行的創業者是張秉鵬,生於福建省泉州土門外法石鄉。幼失怙恃,因為家貧,只靠他的哥哥維持家計,不料哥哥也因病早逝,嫂嫂帶了幼子改嫁。當時張秉鵬只有17歲,見到鄉里人多數以出洋或是航海為業,便決定來台灣謀生。

起初在一家商行充當小夥計,所得積蓄與朋友一同投資買賣,賺了不少錢。行東看他會做生意,就提升他為行員,有時交託他隨船押貨,往來南北之間,與各地的商人認識愈廣,不久就自謀發展,發揮著他做生意的才能。
-
當時在閩海一帶有個著名的海賊蔡牽,時常搶劫商船。

有一次,張秉鵬和同行的船隻從北方辦貨,正當船隊駛入滬尾港準備入港時,不料遇上蔡牽賊船攔截搶劫,而當天正好是大峒龍大道公廟落成、大道公開光點眼之日,居民沿途燒香、放鞭炮。賊首蔡牽卻以為是在歡迎自己,大喜之下,命令海賊不准殺害住民,張秉鵬與他的船員才躲過一劫,僅被捉回賊寨。

原來蔡牽也是泉州人,蔡妻也姓張,蔡牽隨行賊寇得知所捕的商人既是姓張,又是同鄉,遂動了思鄉之心,認張秉鵬是她堂兄的兒子。姑姪相認,請求蔡牽將人貨釋放。蔡牽看張秉鵬是個老實人,又有親戚關係,就將所搶的船貨返還,臨別前還贈送他一面黃旗,以後船隻來往時,只要將旗幟插在船頭,就可暢行無阻。

插上黃旗,不僅蔡牽的賊船不來搶劫,就連其他海賊也因懼怕蔡牽的勢力而避之。不僅張秉鵬自己的船隻利用旗幟,同行的船隻也隨後航行而免遭賊劫。於是商人紛紛託他運貨,同行的船隻也支付佣金,於是他所經營的張德寶行號獲得巨利,成為富商。

西元1920年龍山寺重修時,張德寶行號就捐出鉅額修廟。

 

IMAG8628.jpg
從一座雪見燈,探討日式庭園美學、再回溯到船頭行的文化,台灣的歷史真是一塊瑰寶,太精彩也太豐富了!這些課綱上看不到的內容,真的很需要有人來講故事,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IMAG8631.jpg

行程最後一站來到隆昌街,這裡有逐漸形成的新藝文聚落。

蜿蜒巷弄裡的「心起町」咖啡藝文空間,是由一群年輕人為推廣、深耕在地文化所經營的文創據點,也是一家利用老屋改裝的咖啡廳。如果想挖掘更多艋舺的隱味,或者只是走逛累了想歇歇腳、喝杯手沖咖啡,都可以進來這裡坐坐。裡面還有一頭大麥丁喔!

它的位置就在長沙街艋舺清水祖師廟斜對面巷頭,萬華區隆昌街94號。

IMAG8642.jpg

走讀路線:捷運北門站(3)號出口→清代車站舊址→鄭州路機械局五號倉庫遺構→西寧市場→三市街→慈雲寺→台北艋舺晉德宮-助順將軍廟→(電影主題公園)台灣瓦斯株式會社→(西門國小)艋舺埋立地紀念碑→內江街康定路口-博大泌尿科診所→內江街公園→心起町咖啡藝文空間


◎路線圖:Google Map 


#感謝呂慶炎(鴨子)老師導覽
#舒喜巷 Suki Lane 


◎參考資料
傳說中的台北接官亭
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中央卸貨市場]
維基百科注釋:台灣黑幫
維基百科注釋:艋舺角頭
艋舺龍山寺官網


※本文無關任何商業行為,純為個人走讀、研究,整理筆記,僅代表個人觀點。
※部份圖片及資料來源自官網或維基百科等,如有不正確或禁用請不吝告知通知處理,謝謝!
※如欲轉載、分享、節錄本文文字或圖片,請先來函詢問。歡迎活動企劃與合作。


【更多走讀.散步】

走巷弄尋水路
水路交織的脈絡-走訪瑠公圳x大灣草圳計畫x台大醉月湖
探訪城市裡的古水路:瑠公圳大安支線(校園篇)
探訪城市裡的古水路:瑠公圳大安支線(社區篇)龍安坡x聖母宮x濂讓居
東區大河傳說-忠孝東路有條河(上篇)
東區大河傳說-忠孝東路有條河(下篇)
霧裡薛圳第三支線:溫州街52巷x龍泉市場x奇幻怪怪屋x浦城街
霧裡薛圳第二支線(一)愚公河x圳溝上的鐵皮屋x消失的龍池
霧裡薛圳第二支線(二)和平東路周學普故居、金華街、麗水街、永康街



城東
穿越齊東街,走讀清代米路古道、東城外最美日式宿舍群x東門土地公傳奇
漫步幸町-齊東詩舍《臺灣文學基地》日式宿舍群x台北最美文學聚落
漫步幸町《臺北琴道館》聆聽古琴、欣賞齊東街最美日式建築x臺北書道院
大安庄歷史散步。新生南路一段日式建築 x 建國南路清代古厝
東城門外的天空:李鎮源故居x紹興南村x中正紀念堂今昔
跟著水瓶子老師,走讀東門。臺北刑務所x華光社區x四六事件x金華官邸x青田七六


城西(萬華.西門町.大稻埕)
新起町至入船町的京都奇遇(一)西門紅樓x西本願寺x法華寺x心起町
新起町至入船町的京都奇遇(二)三十三間堂x三秀打鐵店x艋舺謝宅x青草巷
艋舺巷弄探險趣!清代古早巷x神秘清茶巷x華西街摸乳巷x啟天宮傳奇x華江整宅
西門町的前世今生。紅樓x天后宮x電影街x慈雲寺
領事館、洋行與藝旦酒樓<前篇>千秋街x李春生紀念教堂x永樂市場x六館街
領事館、洋行與藝旦酒樓<中篇>中和紡織x甘谷街x藝旦酒樓x蔣渭水大安醫院
領事館、洋行與藝旦酒樓<後篇>波麗路x圓環今昔x寧夏夜市
大稻埕南段之旅-貴德街x陳天來故居x霞海城隍廟x太平町x法主公廟
巷弄學人文導覽-遺跡隱味.從河溝頭到新起町-機器局遺構x西寧市場x慈雲寺x艋舺將軍廟


城內
百年榮町建築與商業傳奇(一)西門x日日新報社x電話交換所x臺北信用組合
百年榮町建築與商業傳奇(二)菊元百貨x和泉時計x西村商社x大倉本店x辻利茶鋪
百年榮町建築與商業傳奇(三)西尾商行x新高堂書店x一六軒x古倫美亞唱片
臺北府城門的前世今生
從火車票房到四鐵共構--台北車站小故事


城南(古亭)
走讀城南-從清領、日治到近代。同安老街x​​紀州庵x萬新鐵路x廈門街
古亭巷弄遊蹤(一)金門街、同安街、廈門街、萬新鐵路古亭町x川端橋
古亭巷弄遊蹤(二)詔安街x善化堂x漳州警察新村
漫步錦町(一):從金華街穿越舊時空!錦町日式宿舍群x錦安古物市場
漫步錦町(二):百年油杉與山林課日式宿舍x臺灣電力株式會社
小山逛逛-蟾蜍山聚落探險趣x發現古圳道
藝居共生-寶藏巖歷史聚落散步
消失的眷村記憶-漫步永春街嘉禾新村
走走汀州路,尋找消失的萬新鐵路:公館x水源地x仙公廟x霧裡薛圳
從古亭到龍匣口:南昌路x孫立人將軍官邸x劉真校長故居x戴炎輝寓所
從南菜園到南昌公園:牯嶺街x百年骨科診所x方東美寓所x高等官職務宿舍

漫步昭和町(青田街/溫州街)
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北溫州>大院子x臺靜農故居x殷海光故居
漫步昭和町。尋找清代水圳、日式建築與人文<南溫州>加羅林魚木
浴火重生「大院子」溫州街最美的日式老屋x玻璃屋歐風餐廳
漫步昭和町-青田街日式家屋(一)16棟紀錄x青田書院x青田七六x遊山茶訪
漫步昭和町-青田街日式家屋(二)6棟紀錄x聲音光年x青田茶館x和合青田
走進臺北最美一條街!水瓶子老師講解老房子「青田七六」
百年相機品牌Leica進駐青田街,日式老屋打造「台北徠卡之家」
此巷不通-和平東路二段秘巷。沾美藝術庭苑x電影《飲食男女》拍攝地

南港.內湖.松山
黑鄉到黃金,南港蛻變ing!茄苳公傳奇x闕家古厝x懷舊街屋x經貿園區
內湖人文風情畫。梘頭福德祠x公民會館x水圳路x金龍禪寺
走讀松山前世今生。慈祐宮x饒河街x松山教會x陳復禮故居
虎豹老霸王:松山奉天宮、永春陂濕地公園

士林.北投
留住老北投!漢埔融合四百年(一)北投教堂x幸福牌自行車x貨物轉運站x北投市場
留住老北投!漢埔融合四百年(二)新北投車站x磺田福佑宮x番仔厝x周氏節孝坊
官邸、水圳與士林新街之旅(上篇)士林官邸X福德洋圳
官邸、水圳與士林新街之旅(下篇)郭家古厝X慈諴宮與潘宅X士林市場

淡水
走一夏淡江大學(五虎崗X海事博物館X宮燈步道X牧羊草坪X克難坡)與殼牌倉庫
搭輕軌遊滬尾-重返清法戰爭古戰場、走讀淡水生態之美。程氏古厝x公司田溪x沙崙海岸x石滬心
搭捷運遊淡水-漫步重建街山城聚落、體驗日式老屋之美。屎礐渡頭x米市土地公x戀愛巷x落鼻祖師x日本警官宿舍
「胡」說淡水四大廟宇與老老街(上篇)施坤山與黃東茂X敗滬尾X鄞山寺
「胡」說淡水四大廟宇與老老街(下篇)清水街龍山寺X清水祖師巖X重建街

新店木柵
搭纜車上貓空!挑戰千階步道、細說百年古剎「木柵指南宮」
輕舟擺渡尋訪遺世獨立的桃花源-灣潭x和美礦坑x董振良導演

新莊蘆洲
響徹世界的鼓聲「响仁和」製鼓達人王錫坤x臺灣神社獨木大鼓
新莊水文人文巡禮<上>百年古圳x保元宮x地藏庵x廣福宮x文昌祠
新莊水文人文巡禮<下>港口與廟街x慈祐宮x戲館巷x挑水巷x米市巷x潮江寺
蘆荻泛月(一)記憶河上洲_蘆洲李宅x湧蓮寺x保和宮x馬偕行腳x古早味切仔麵
蘆荻泛月(二)鷺洲隨筆_尋訪和尚港與洋樓古厝x鄧麗君之路x大廟口切仔麵
繁華落盡番仔園:浮洲茉莉花巷古厝群x濕地生態走讀

中和永和
搞不懂中和?!走讀瓦磘溝、廟子尾溝x廟美街x枋寮老街

更多..
東北角卯澳漁村,百年石頭屋-吳家樓仔厝x提籃觀音x小卷米粉

arrow
arrow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