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臺灣|文史走讀。城市漫步 (6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城南】從南菜園到南昌公園:牯嶺街x百年骨科診所x方東美寓所
和平西路與南昌路交會處,有座南昌公園,公園裡大樹蔥鬱,還有樹齡逾百的老榕樹,是附近鄰里長輩散步休憩、婆婆媽媽閒話家常的地方。

這座看似平凡無奇的地方小公園,其實來頭不小。

日治時期,曾經是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的別墅,占地4413平方公尺,以竹為籬,蓋了一棟茅草屋頂的農家建築物,1899年6月落成,兒玉源太郎親自命名為「南菜園」。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0coverIMAG5488.jpg
淡水,是個歷史悠久的小鎮,山河環繞、景緻優美,特殊的地勢環境與外來統治的背景,孕育出淡水獨特的異國情調與美景。
淡水,也是台北近郊最熱門的旅遊景點,每到假日,河堤老街一帶總是擠滿人潮,搭渡輪、騎鐵馬、吃鐵蛋賞夕陽,成了都會人的小確幸。

不過,今天導覽老師要帶大家看看不一樣的淡水,我們不走金色海岸或老街,直接奔往山崗,從昔日「淡江八景」之一的淡江大學,來感受淡水人文之美。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0E5DDFB-7EC3-4D9F-B0BF-CB89D3CEA4CB.jpg
青田街、溫州街一帶昔稱「昭和町」,日治時期曾經是日本教授的聚居地。尤其青田街是日本人購地、設計興建自己住家的大學社區,風格不一的建築樣式,成為此區的特色之一;各家庭園廣植樹木,在陽光透射下,光影斑斕、形成美麗的綠蔭走廊,被譽為「臺北市最美麗的一條街」。

走進青田街,讓人不自覺的放慢腳步,聆聽鳥鳴風聲,感受都市裡難得的恬靜時光。

CA8AC001-E185-49BF-AEB1-872FFDE0588E.jpg
這棟位在青田街六巷3號的和洋混和風建築,約建於1930年代,原為日治時期來臺任教的臺北帝國大學教授,下條久馬一的宅邸。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396E8A1-7F61-4242-AFA0-CBBE7762EC61.jpg
大安區舊名「大安庄」,初闢於康熙末年,最初至大安移墾的,多來自福建泉州府安溪人,當時較顯赫的家族有陳姓、林姓、周姓、廖姓、凌姓等數家。各家族曾擁有幅員寬闊的田產,建了不少棟相當考究的華麗古厝。

位於新生公園旁的「林安泰古厝」,至今已超過二百多年歷史,其實原址也是在大安區(四維路141號)。照理說如此重要的歷史地標,應該要保留在原地才對,但是1970年代,台北市政府為了拓寬敦化南路,居然要拆林家古厝,所幸經過多方人士奔走搶救,才得以異地保存。

如今在原地仍保有昔時風貌的已不多見,義芳居、芳蘭大厝、龍安坡黃宅濂讓居,以及
去年甫指定為歷史建築的六張犁高氏古厝,則是少數僅存之古厝。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COVER2021.01.jpg
內湖境內多山丘,形成多處小盆地地貌,當地閩南語稱山坳地為「湖」,故名為內湖。

據載,內湖早期為凱達格蘭族平埔族的活動範圍,清朝時隸屬淡水縣芝蘭一堡。1920年,日本總督府推行市區改正,改為臺北州七星郡內湖庄;戰後更名為台北縣內湖鄉,1967年,台北市升格為直轄市,隔年將內湖劃入管轄區域,成為僅次於大安區,人口數量第二多的台北市行政區域。

康熙年間,漢人來台拓墾,內湖地區包含了客家、泉州、漳州移民,其中又以漳州人居多。漢人以農業耕種為主,當時的內湖地區農田、水圳、埤塘遍佈,直到1950年代仍保有農村風情。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00.COVER.jpg

位在貓空猴山坑上的「指南宮」,是臺灣歷史悠久的宗教聖地,往來香客絡繹不絕,從捷運動物園站,轉搭貓空纜車即可輕鬆抵達;附近的貓空茶園、樟樹步道等等,更是闔家出遊、泡茶賞景的好所在。

指南宮也是我兒時的回憶之一。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VER.jpg
臺北市著名的圓山大飯店,原址是日治時期「臺灣神社」。以前課本不會告訴你的歷史,如今已不再是祕密。
臺灣神社建於1901年,最初是為了奉祀在臺灣染病過世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而建造,後來成了日本人的信仰中心,是日治時期所建神社當中,被稱作「臺灣總鎮守」位階最高的官幣大社。

00.jpg
戰後,國民政府為鞏固統治地位,將日本殖民時代威權象徵的神社、紀念碑、銅像等悉數拆毀,歷史文物散落各地,例如當年神社入山口的兩尊銅牛,被移到台灣博物館前,一對石刻狛犬流浪到劍潭公園門口,表參道上的石燈籠,多數被三峽祖師廟買去,不過,有兩顆「獨木大鼓」卻不翼而飛...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over.jpg
十五世紀末,歐洲人發現到達亞洲的新航路,人類歷史從此進入「大航海時代」。位於亞洲樞紐、天然資源豐富的台灣,便成了各方勢力競逐的對象。

十七世紀初,荷蘭人成立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投入東亞貿易開發,1624年進佔台灣南部,成為最先佔領台灣的歐洲勢力。現今使用的「公司」一名詞便是源自東印度公司,而清帝國時期的台灣貿易組織稱為「郊」。咸豐三年,艋舺發生的知名械鬥事件「頂下郊拚」,就是頂郊和廈郊因爭地盤引起的衝突。


臺灣最早「郊」的組織,是在開港最早的臺江邊出現,乾隆30年(1765年)發展出北郊蘇萬利,1772年南郊金永順,1780年糖郊李勝興;嘉慶元年(1796年)合併成一個大組織,稱為「三郊」。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369046COVER.jpg
淡水,是北臺灣人文發展極早的地區之一,是個迷人的「山城河港」,因擁有地理位置優勢,早期為海上的貿易轉運站。現在雖然港口經濟與戰略重要性日漸衰微,但仍擁有不少珍貴的歷史遺跡,古堡、洋樓、廟宇、街屋鱗次櫛比,異族統治的背景,加上特殊的地勢環境,孕育出多樣的人文風情。

1930 年淡水鄉土史家柯設偕,寫下《詩美之鄉―淡水》歌詠淡水鄉土之美

詩之港,畫之街,富於歷史與傳說的淡水美鄉。
翠綠的丘岡,殷紅的城砦!充滿色彩與旋律的港街。
詩美之鄉,淡水!
蓬萊仙境,淡水!
桃源仙境,淡水!

風光明媚、眺望絕佳、空氣澄澈、景色幽邃、風土和愜。
山紫水明比美仙境的勝景!淡水!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__2368082.jpg

新莊位於淡水河以西,大漢溪以北,是一塊土壤肥沃的平原,漢人進入開拓之前,新莊主要是平埔族凱達格蘭族聚落「武朥灣社」的生活領域。清康熙年間,台灣納入清朝版圖設置一府三縣後,漢人才開始由淡水河進入新莊平原拓墾。

康熙33年(西元1694年)北部發生一起大地震,改變了新莊的命運。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__2368208.jpg
有句話說「一府二鹿三艋舺」,NoNoNo!應該是三新莊才對!早在艋舺(萬華)興起之前,新莊才是北台灣最繁華的港市。

清朝康熙、雍正年間,漢人渡海來台拓荒開墾,由於新莊平原腹地遼闊、土壤肥沃,又有大嵙崁溪(大漢溪)可灌溉農田,漢人紛紛湧入形成市街,於是這個新興的聚落,被稱作「新莊」。

新莊慈祐宮前的河港碼頭,是新莊對外的門戶,當時中國往來船隻都是停靠新莊,舟楫熙攘,商賈雲集,新莊成了淡水河流域農產貨物的集散中心。


有句話「千帆林立新莊港,市肆聚千家燈火」就是在描述當年新莊的繁榮景象。

今日的新莊,已經很難跟水鄉農田、河港文化來做聯想了。 現在新莊區人口約有42萬人,是直轄市區排行第三名。 工廠林立、交通壅塞,加上政府近年推動副都心開發計畫,極力將新莊打造成北部的工業重鎮。

來吧!跟著鴨咪老師,從一條被遺忘的水圳,細數新莊三百年的興衰起落,展開一場新莊尋根之旅吧!

twmemory_z00065453 (1).jpg
新莊、三重一帶昔稱興直堡,因位於興直山(觀音山)腳下而得名。 新莊有一條被遺忘的水圳,叫「後村圳」,它曾是灌溉興直堡農田的重要水利設施

古時農夫耕種,只能「看天吃飯」,靠著埤塘來灌溉,收穫量有限,因此急需一條常流穩定的水圳,以拓展水田稻作。

於是,張姓墾戶率先去鑿圳,但是工程不順利,圳道被洪水沖毀。 後來有一劉姓墾戶,想說撿到便宜了,便趕赴張家墾區的沖積埔地去開圳頭和圳道。 這下可惹惱了張家,不但被搶先開圳,土地還被侵占,於是跑去告官。

後來兩家分別在乾隆28年(西元1763年)及乾隆30年(西元1765年),爭先完成劉厝圳及張厝圳的開鑿工作,並順利通水。在經過四年的衝突與訴訟,終於在官方調停下達成和解。


不過由於兩家共用水源及圳道有許多重疊交錯,導致紛擾不斷,例如遇到天然災害時進水不足,或者圳頭沖毀、圳道阻塞時的修繕問題,甚至有上游農民還會堵截圳水,釀成地區性的衝突事件。

然而,當年的官府衙門其實也沒啥威信,只能採取立碑示禁,說明水圳使用規範,告誡違者需逮捕等的恫嚇手段。

這座碑就是「淡分憲示禁」碑,現在仍矗立在新莊「保元宮」外的左側牆邊。

根據民俗專家鴨咪老師的說法,清朝民間的處罰方式,犯錯受罰者,得掏腰包找戲班子來廟裡演戲。 大條罪的罰歌仔戲、小條的罰布袋戲;這還是運氣好的呢! 運氣差一點的直接打死在街頭...


↓新莊保元宮外左側牆邊的「淡分憲示禁」碑。清朝道光17年(西元1837年)淡水撫民同知婁雲立碑告示,嚴禁劉厝圳管下各佃戶任意毀汴截流、擲物塞狹,藉端爭較;並應依約定按甲立汴,按分送水。

S__2368240.jpg
進入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為了米、糖的增產,水利事業成為治台後重點工作之一,為了奠定水利事業良好的基礎,於是匯整了清朝時期的張厝圳、劉厝圳、草埤及新莊平原周邊的小圳路,合併為「後村圳」,籌組「水利組合會」來統一管控水權。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稻埕】大稻埕南段之旅-貴德街x陳天來故居x霞海城隍廟x太
大稻埕為什麼叫大稻埕?

早期在漢人還沒來到台灣時,大龍峒和大稻埕一帶是平埔族的居住地,康熙48年(1709年)泉州人陳天章、賴永和等成立「陳賴章墾號」,申請官方准許,開墾大佳蠟地區,當時以種植稻米為主。稻米收成後需要在空地上曬乾,
這裡因有大片曬稻穀的空地,故名為「大稻埕」
 
大稻埕市街的發展,有三個主要時程;咸豐一年(1851年)泉州移民林藍田為了躲避海盜,從基隆移居到大稻埕,開設「林義順」商行,有三間閔式店屋,為大稻埕最早的店舖。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__2310233.jpg
青田街、溫州街一帶昔稱「昭和町」,是日本時代大學教授的住宅區。1928年日本人創立臺北帝國大學,隔年,在附近蓋了一間專供日本教職員子女就讀的小學校「錦尋常小學校」,也就是現在位於新生南路三段33號的龍安國小。

龍安國小周邊巷弄並不像溫州街那樣,蓋了大批整齊的日本教職員宿舍,從1945年的美軍航照圖來看,有一半是宿舍、一半仍是稻田。如今稻田已消失了,但昔日學門前的通學道(和平東路二段18巷)兩側,仍有幾棟日式建築保留至今,是當年周邊居民生活的縮影。

由於這一帶的日式宿舍多為私產,因此只要附近有都更案,大抵都會一併劃入改建。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9794.jpg

從車水馬龍的忠孝東路,緩緩步入齊東街。

這一條看似不起眼的街道,其實走過了270年的歷史滄桑。

齊東街,在清代舊稱「三板橋街」,是銜接錫口(松山)到艋舺(萬華)兩大港口的重要道路,當時台北城裡所需的米糧、煤炭等,靠人力挑擔或牛車往返運送,都會行經這條道路,所以又稱「米道」。

這一條街很特別,短短450公尺長,站在街頭不見街尾,呈微笑般的弧型,那是因為當時是沿著農田水圳闢建的緣故。

如今,農田、埤塘和水圳雖然早已消失無形,但所幸的是還有這一條清代遺留至今的齊東街古道,供我們遙想當年「挑扁擔走大路,披星戴月,兩擔星、一擔煎」挑夫在炎炎赤日中辛勞奔走,擔米往來的情景。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9824.jpg

位於齊東街的日式宿舍群約建於1930年代,舊稱幸町職務官舍群,二戰後,國民政府編為台灣銀行宿舍。

被樹叢包圍的日式宿舍,因年久失修逐漸頹壞,台銀將屋舍標售給建商,打算拆除改建。在齊東街居民力爭搶救下,受到文化部重視,2006年獲指定為聚落風貌特定區。並依序修復,逐漸恢回到原本綠意盎然的日式宿舍街廓。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__2334982.jpg
前篇提及1930年由台灣人開的第一家咖啡館「維特咖啡」,因經營不善而走味變調,主廚廖水來在1934年自決定立門戶,開了「波麗路」西餐廳,至今仍在原址營業呢!

波麗路的店名是源自法國作曲家拉威爾的圓舞曲《BOLERO》,由於廖水來年輕時就喜歡音樂、繪畫藝術,因此便以波麗路為店名。餐廳以法式餐點如鴨子飯、精緻西點、咖啡聞名,店內還有廖水來重金購置的一流音響設備,流洩著悠揚的古典音樂。氣氛格調高雅,是當年男女約會、相親最熱門的場所。


S__2334981.jpg
S__2334984.jpg
家父也曾多次提到波麗路,他說:「沒有人不知道波麗路」。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cover01.jpg
台灣第一個火車站在哪裡?
台北最早的洋樓街是哪裡?
仕紳名流最愛去的旗亭,為何與台灣的石油大王有關係?

疑!?龜甲萬醬油、森永牛奶糖也跟大稻埕有關聯?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7193.jpg
【大稻埕布業-從布料批發到紡織大廠】

了茶葉之外,布料批發也是大稻埕的重要貿易之一。

台灣以前紡織業並不發達,布料大概都是來自上海、香港等地。日本統治台灣後,日本布商更是大量將布料輸入台灣,把台灣當作消費市場,並且在大稻埕南街設置「布料批發中心」,批貨給中盤商,再銷售到各地。當時台灣有70%的布商都集中在大稻埕,幾乎取代了傳統紡織業。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cover北車小故事.jpg

運北門站3號出口,要往迪化街的路上,你可曾注意過,在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大樓牆面上,有一幅馬賽克磁磚鑲嵌壁畫呢?
描繪著洋樓、歐洲棚式車站、人力車、淡水河碼頭等等清代大稻埕港口商埠的繁榮景象。

百年前,這一帶叫做河溝頭,舟車輻轅、商賈往來,熱鬧非凡,領事館、洋樓林立、許多豪門富賈的起家厝也蓋在附近。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城南】浴火重生「大院子」溫州街最美的日式老屋x玻璃屋歐風餐

溫州街濃郁蒼翠的樹叢中,隱身著許多黑瓦日式建築,這裡是日治時期台北帝國大學(台灣大學)的教授宿舍群。

和平東路一段248巷裡,有一座「大院子」,幾年前曾遭到祝融之災,讓荒蕪已久的庭院更寂寥。

就在秋高氣爽的十月,大院子終於完成整修,重開大門。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