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__2368208.jpg
有句話說「一府二鹿三艋舺」,NoNoNo!應該是三新莊才對!早在艋舺(萬華)興起之前,新莊才是北台灣最繁華的港市。

清朝康熙、雍正年間,漢人渡海來台拓荒開墾,由於新莊平原腹地遼闊、土壤肥沃,又有大嵙崁溪(大漢溪)可灌溉農田,漢人紛紛湧入形成市街,於是這個新興的聚落,被稱作「新莊」。

新莊慈祐宮前的河港碼頭,是新莊對外的門戶,當時中國往來船隻都是停靠新莊,舟楫熙攘,商賈雲集,新莊成了淡水河流域農產貨物的集散中心。


有句話「千帆林立新莊港,市肆聚千家燈火」就是在描述當年新莊的繁榮景象。

今日的新莊,已經很難跟水鄉農田、河港文化來做聯想了。 現在新莊區人口約有42萬人,是直轄市區排行第三名。 工廠林立、交通壅塞,加上政府近年推動副都心開發計畫,極力將新莊打造成北部的工業重鎮。

來吧!跟著鴨咪老師,從一條被遺忘的水圳,細數新莊三百年的興衰起落,展開一場新莊尋根之旅吧!

twmemory_z00065453 (1).jpg
新莊、三重一帶昔稱興直堡,因位於興直山(觀音山)腳下而得名。 新莊有一條被遺忘的水圳,叫「後村圳」,它曾是灌溉興直堡農田的重要水利設施

古時農夫耕種,只能「看天吃飯」,靠著埤塘來灌溉,收穫量有限,因此急需一條常流穩定的水圳,以拓展水田稻作。

於是,張姓墾戶率先去鑿圳,但是工程不順利,圳道被洪水沖毀。 後來有一劉姓墾戶,想說撿到便宜了,便趕赴張家墾區的沖積埔地去開圳頭和圳道。 這下可惹惱了張家,不但被搶先開圳,土地還被侵占,於是跑去告官。

後來兩家分別在乾隆28年(西元1763年)及乾隆30年(西元1765年),爭先完成劉厝圳及張厝圳的開鑿工作,並順利通水。在經過四年的衝突與訴訟,終於在官方調停下達成和解。


不過由於兩家共用水源及圳道有許多重疊交錯,導致紛擾不斷,例如遇到天然災害時進水不足,或者圳頭沖毀、圳道阻塞時的修繕問題,甚至有上游農民還會堵截圳水,釀成地區性的衝突事件。

然而,當年的官府衙門其實也沒啥威信,只能採取立碑示禁,說明水圳使用規範,告誡違者需逮捕等的恫嚇手段。

這座碑就是「淡分憲示禁」碑,現在仍矗立在新莊「保元宮」外的左側牆邊。

根據民俗專家鴨咪老師的說法,清朝民間的處罰方式,犯錯受罰者,得掏腰包找戲班子來廟裡演戲。 大條罪的罰歌仔戲、小條的罰布袋戲;這還是運氣好的呢! 運氣差一點的直接打死在街頭...


↓新莊保元宮外左側牆邊的「淡分憲示禁」碑。清朝道光17年(西元1837年)淡水撫民同知婁雲立碑告示,嚴禁劉厝圳管下各佃戶任意毀汴截流、擲物塞狹,藉端爭較;並應依約定按甲立汴,按分送水。

S__2368240.jpg
進入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為了米、糖的增產,水利事業成為治台後重點工作之一,為了奠定水利事業良好的基礎,於是匯整了清朝時期的張厝圳、劉厝圳、草埤及新莊平原周邊的小圳路,合併為「後村圳」,籌組「水利組合會」來統一管控水權。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稻埕】大稻埕南段之旅-貴德街x陳天來故居x霞海城隍廟x太
大稻埕為什麼叫大稻埕?

早期在漢人還沒來到台灣時,大龍峒和大稻埕一帶是平埔族的居住地,康熙48年(1709年)泉州人陳天章、賴永和等成立「陳賴章墾號」,申請官方准許,開墾大佳蠟地區,當時以種植稻米為主。稻米收成後需要在空地上曬乾,
這裡因有大片曬稻穀的空地,故名為「大稻埕」
 
大稻埕市街的發展,有三個主要時程;咸豐一年(1851年)泉州移民林藍田為了躲避海盜,從基隆移居到大稻埕,開設「林義順」商行,有三間閔式店屋,為大稻埕最早的店舖。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elfieCity_20181209185554_org.jpg
結合老屋、咖啡、洋食與酒的【光一肆號】
是台大校園附近,相當受歡迎的咖啡餐酒館
2018年改裝時,橋媽一度擔心是在拆老屋,想不到完工後,搖身一變成了咖啡館
這才放下心中的石頭。

IMAG0686.jpg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elfieCity_20190330124213_org.jpg
太超過了!你看過牛排份量多到要疊疊樂的嗎?
位在捷運古亭站附近的【水牛城美式碳烤牛排】開業十多年,以份量超大的炭烤美式牛排為主打,吸引許多美食饕客慕名前往。
為了吃這一餐,橋媽餓了兩頓,準備晚上要大快朵頤一番!

IMAG6347.jpg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6172.jpg
新店向來不是橋媽活動的範圍
但是今天要到碧潭看水舞演出
於是就順道來吃這一家,當地友人強力推薦的【燦爛】

距離捷運大坪林站走路只要2分鐘,就在民權路上。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7165.jpg

和平東路二段118巷,素來有台大後巷美食街之稱。
只要鑽進這條小巷弄,就不用擔心餓肚子。

傳統麵食、自助餐,義大利麵、東南亞料理、咖啡館,各式各樣的美食小吃應有盡有。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8988.jpg

中國古代神駒「赤兔馬」有著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稱號
傳記小說《赤神傳》當中,也描寫了赤馬歷經好幾個世代,有永續、堅持的意念。
「赤神」之名,就是因此理念而來。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4954_.jpg
永康街,是一條有趣的街道
巷弄裡的文創雜貨店
老公寓改造的咖啡館
轉角的日系服飾精品
逛永康街,常給我一種來到下北澤的錯覺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__2310233.jpg
青田街、溫州街一帶昔稱「昭和町」,是日本時代大學教授的住宅區。1928年日本人創立臺北帝國大學,隔年,在附近蓋了一間專供日本教職員子女就讀的小學校「錦尋常小學校」,也就是現在位於新生南路三段33號的龍安國小。

龍安國小周邊巷弄並不像溫州街那樣,蓋了大批整齊的日本教職員宿舍,從1945年的美軍航照圖來看,有一半是宿舍、一半仍是稻田。如今稻田已消失了,但昔日學門前的通學道(和平東路二段18巷)兩側,仍有幾棟日式建築保留至今,是當年周邊居民生活的縮影。

由於這一帶的日式宿舍多為私產,因此只要附近有都更案,大抵都會一併劃入改建。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1859.jpg
日暮時分,循著蜿蜒的山路,來到藏身在中和烘爐地山腰的【山間倉房】。

今天是家姊六十歲生日,家人齊聚為她祝壽。
往年父母還健在時,每逢家人生日,都會安排聚餐或旅遊,買個蛋糕唱生日快樂歌,熱鬧熱鬧。
這樣的溫馨聚會,隨父母年邁而逐年減少。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__2310235.jpg
說到台北市老字號西餐,位在仁愛路四段的【沾美牛排西餐廳】,大家肯定不陌生。

不過,你可能不知道沾美有分店吧?

鄰近大安森林公園,靜謐巷弄裡的「沾美藝術庭苑」,是一處由日式老屋改造、藝術與精緻餐飲結合的複合式空間。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5307.jpg
說到台北知名燒肉店,「乾杯」肯定列在其中
橋媽從前上班地點在忠孝東路四段,偶爾會和同事或友人去「乾杯」吃燒肉
店裡人聲鼎沸,每晚八點,客人齊聲高喊「乾杯!」氣氛超嗨的!

不過結婚生子之後,就很難帶孩子進居酒屋,改吃適合親子的牛角燒肉。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5596.jpg
從小就對傳統市場又愛又恨。
攤商賣力的叫賣和熱情的招呼,有著都市裡最珍貴的人情味。

但是魚腥味夾雜著雞鴨血水的臭氣,實在讓人難以消受,因此當了家庭主婦後,逛超市的時間還是比較多。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9794.jpg

從車水馬龍的忠孝東路,緩緩步入齊東街。

這一條看似不起眼的街道,其實走過了270年的歷史滄桑。

齊東街,在清代舊稱「三板橋街」,是銜接錫口(松山)到艋舺(萬華)兩大港口的重要道路,當時台北城裡所需的米糧、煤炭等,靠人力挑擔或牛車往返運送,都會行經這條道路,所以又稱「米道」。

這一條街很特別,短短450公尺長,站在街頭不見街尾,呈微笑般的弧型,那是因為當時是沿著農田水圳闢建的緣故。

如今,農田、埤塘和水圳雖然早已消失無形,但所幸的是還有這一條清代遺留至今的齊東街古道,供我們遙想當年「挑扁擔走大路,披星戴月,兩擔星、一擔煎」挑夫在炎炎赤日中辛勞奔走,擔米往來的情景。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9824.jpg

位於齊東街的日式宿舍群約建於1930年代,舊稱幸町職務官舍群,二戰後,國民政府編為台灣銀行宿舍。

被樹叢包圍的日式宿舍,因年久失修逐漸頹壞,台銀將屋舍標售給建商,打算拆除改建。在齊東街居民力爭搶救下,受到文化部重視,2006年獲指定為聚落風貌特定區。並依序修復,逐漸恢回到原本綠意盎然的日式宿舍街廓。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3129936_3092083597477330_8508926152973221888_o.jpg
溫州街靜巷內,藏著一家法式蛋糕店【Mr.Bruno】
與其說是蛋糕店,更像是烘焙工房,店內沒有華麗的裝潢,也沒有亮麗的展示櫥窗
當然更沒有座位供客人內用。


現場有部分現貨可購買,但大部分蛋糕需要事先預訂喔!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088.jpg
今天要介紹這家「Libertà自由義式廚房」是橋媽心目中,公館、師大商圈數一數二便宜又美味的義式料理店。
這裡的義大利麵融合了中、西式的口味,例如:蛋香金沙苦瓜、宜蘭燻鴨胸、香辣宮保雞丁、西西里小牛等,都能躍為義大利麵的主角。
基底的醬汁,除了常見的蒜味、茄汁、奶油、青醬、起士之外,還有泰式椒麻醬、泰式紅咖哩等,滿足想嘗試不同口味的美食饕客。
像橋哥最常點的就是椒麻口味,花椒的香辣味道,讓人食慾大增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0431.jpg
來自福岡的甜點名店「Café del SOL」進駐信義區微風百貨
剛開幕時超轟動的,每到假日都大排長龍。
今天正好在「心潮飯店」和家人一起吃午餐,吃飽之後路過看到有空位,就毫不猶豫地走進來了!超幸運!

原本以為「Café del SOL」是單純的甜點店,想不到甜食、鹹食都有,除了招牌的舒芙蕾之外,也有義大利麵呢!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j9a3754-1577184167.jpg
誰說吃熱炒一定要坐在路邊攤?
位在繁華的信義區貴婦百貨內,時下最潮的台菜酒館「心潮飯店」。
擁有既時髦又復古的裝潢,及揉合傳統與現代,精心研發的創意台菜、正港手路菜。

各式各樣的氣泡酒、雞尾酒,更是適合好友小聚或下班後來一杯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8107_副本.jpg
大年初二回門聚餐,今年由大姊主辦,地點訂在SOGO敦化館內的「名人坊」餐聽

香港名人坊餐聽是自2011年連續獲得米其林至今,享譽港台的高級粵菜餐廳。
有隱世神廚之稱的富哥-鄭錦富,以深厚的粵菜功夫、時令食材,細膩有層次的調味,創造出獨門料理,完美呈現最不平凡的私房菜色。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__2334982.jpg
前篇提及1930年由台灣人開的第一家咖啡館「維特咖啡」,因經營不善而走味變調,主廚廖水來在1934年自決定立門戶,開了「波麗路」西餐廳,至今仍在原址營業呢!

波麗路的店名是源自法國作曲家拉威爾的圓舞曲《BOLERO》,由於廖水來年輕時就喜歡音樂、繪畫藝術,因此便以波麗路為店名。餐廳以法式餐點如鴨子飯、精緻西點、咖啡聞名,店內還有廖水來重金購置的一流音響設備,流洩著悠揚的古典音樂。氣氛格調高雅,是當年男女約會、相親最熱門的場所。


S__2334981.jpg
S__2334984.jpg
家父也曾多次提到波麗路,他說:「沒有人不知道波麗路」。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0581_副本.jpg
來自日本名古屋的知名早餐連鎖「Komeda's Coffee」
在台灣開分店啦!
橋媽一聽到好消息,就迫不及待想來嚐嚐。

2018年橋家到日本北陸旅遊時,也吃過兩次「Komeda's Coffee」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035_副本.jpg

溫州街因鄰近台灣大學,從前就是人文薈萃之地
走在綠意盎然的街道上,會發現老屋、獨立書店、咖啡館特別多
這裡還有許多充滿異國風情的餐館,吸引美食饕客前往朝聖。

像這一家位在溫州街尾,靠近羅斯福路的「俄羅斯城堡」就是道地的俄羅斯料理。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334_副本.jpg

因為疫情關係,橋媽在家悶了很久,突然好想大口吃牛排
問了兩兄弟都舉手贊成,於是拉著橋爸一起去吃「孫東寶」。

「孫東寶」是五六年級生耳熟能詳的老字號平價牛排館,最早是在1976年就創立,原本是台北八德路上的路邊攤。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308_副本.jpg
位在羅斯福路上,台灣大學校區內的「莫凡彼」冰淇淋專賣店,是橋家每到夏天,最愛光顧的美食店家之一。
尤其橋弟特別愛吃冰淇淋,每次到台大跑步運動之後,最奢侈的享受就是來吃「莫凡彼」了
+
講到吃冰、很多長輩都會搖頭說我怎麼老是讓孩子吃冰?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命名_副本.jpg
年初,因武漢肺炎疫情的關係,各行各業生意都大受影響。
尤其是餐飲業,原本高朋滿座的餐廳,許多都慘澹經營,甚至關門大吉。

橋爸友人加盟的餐廳「鍋爸涮涮鍋」,業績就掉了好幾成。
店家為了刺激消費,祭出388元吃到飽的促銷優惠。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__2269932_副本.jpg
如果說,台北庶民美食是滷肉飯
那麼,嘉義的庶民美食應該就是火雞肉飯吧!

以嘉義市地標噴水圓環為中心
幾條放射狀的道路,文化路、國華路、光華路、公民路...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石棹235民宿920299_副本.jpg

今年暑假,因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無法出國,決定帶孩子來爬阿里山。

橋媽原本以為出門旅遊的人應該不多,直到出發前一週才開始安排行程、住宿。想不到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的住宿幾乎全部客滿,只剩下零星幾間老旅館。

如果要上祝山看日出,一定要住森林遊樂區內才方便。不過,問了家裡的男生們,對日出都興趣缺缺,所以就不必拘泥非得住阿里山遊樂區了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9383466.jpg
日治時代1889年,日本軍隊無意間發現了枕頭山山麓上的泉水露頭,使關子嶺溫泉逐漸發展,與台北的北投、陽明山及屏東的四重溪溫泉並列為台灣四大溫泉勝地。

關子嶺溫泉的泉質相當特殊,因地下層有泥質岩層,溫泉水湧出時,混入了泥岩微粒和各種礦物質、鹽類,成為「泥質溫泉」,與義大利西西里島溫泉及日本鹿兒島溫泉更被譽為世界的 3 大泥漿溫泉;也是全台唯一的泥漿溫泉所在地。


日治時期的關子嶺溫泉舊照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574295_17072614500054684272.jpg
一二三,到台灣
台灣有座阿里山
今年暑假因為疫情關係無法出國旅遊
決定帶孩子去爬阿里山

文章標籤

Joe's mom(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